> 众人心头,似乎笼罩了一层悲观。
方才的兴奋,荡然无存!
但终有人高声道:“我们不信!”
“子不语怪力乱神!”
“这外邦祭祀神神叨叨,谁知真假?”
“对!”
“皇长孙明明就在那里,怎会无故消失!”
“从今往后,正如陛下所言——”
“我大明……”
“三代英主!”
然而……
话虽如此,众人心头却始终笼罩着一层阴翳。
皆摇头叹息,不忍细想。
“可……万一是真的呢?”
“说到底……”
“三皇孙当年,确实已下葬了啊!”
一时间,
众人再度沉默。
不过,仍有人鼓劲:
“别慌,皇长孙现在还在!”
“我们只要看他之后是否还在……”
“便能证明那外使老头是在骗人!”
“对!”
“必是骗人!”
又有人振奋起来。
而当那位祭祀老者的大弟子现身,
说出己见之后,
一时间,
人群纷纷向前望去。
“第一问,打天下!”
“没有人比我们大明更懂!”
众人信心满满。
……
此时!
那位名叫“宋老”的祭祀老者大弟子,
任宗盛,
以无比自信的语气,
说出令大明文人几欲气绝之言:
“所谓文人,不过一群迂腐穷酸之辈!”
“他们愚钝,为手中权力,党同伐异!”
“一旦掌权,便刻意打压武将!”
“简直是无耻之尤。”
“这些文人除了舞文弄墨,还能做什么?”
“打天下若用他们,只会纸上谈兵、徒误国事!”
“这般人!”
“就该杀光、杀绝,一个不剩!”
“否则征战之时,必为祸患!”
“唯有烈马与弯刀,才是平定天下的利器!”
“竖子无礼!”此时,大明的文士们早已怒不可遏,
尤其是一众翰林学士。
这简直如同当面掌掴。
一时间,
文臣们个个面红耳赤。
很快,
一位文士挺身而出:
“何等荒谬!”
“若无文人,谁来撰写兵书?”
“若无文人,谁来动员黎民?”
“若无文人,谁稳守后方?”
他 三问,
气得须发皆张。
然而话音未落,
对面的任宗盛便应声道:
“你所说这些,武将同样可做!”
“况且,兵书战策,也多出自武将之手!”
“同理,”
“武将筹集军粮、安定后方,甚至比文臣更为迅捷。”
任宗盛随即举例:
“就如那草原帝国,昔年黄金家族……”
“手中唯有利刃,”
“胯下唯有骏马。”
“蒙元铁骑,满万不可敌!”
“凭一把快刀,打下何等辽阔疆土。”
“光是四大汗国,”
“哪一个不胜过如今的大明?”
他语声一顿,
再度面露嘲色:
“再看宋国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