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走吧!”
“你若不认命——”
“娘也绝不认命!”
“朱雄英算什么?且不说他还没出现,你爷爷说的真假难辨。”
“即便是真的!”
“你上头还有你父亲在!”
“朝中还有齐泰齐先生、江夏候、多位翰林学士、还有黄……”
吕氏话音一顿,又继续:
“实在不行,还有娘在鸿胪寺的吕家!”
“你还有这十七年来,从未犯过大错,被满朝文武看在眼里的成长!”
“你还有你爷爷、你父亲多出来的十年疼爱!”
“朱雄英又有什么?”
“就算他还活着,十年过去,你爷爷与父亲对他,只剩下亏欠……”
“真正的亲情还剩多少?”
“难道因为愧疚,就要把皇位给他?”
“朱允炆!”
吕氏一字一句,紧盯着自己的儿子。
“你且看秦朝,始皇帝何等宠爱长子扶苏,朝中多少大臣支持扶苏?”
“可最终登上帝位的,却是胡亥!”
“为何?因为始皇帝走得突然!”
“因为有权臣作祟!”
“再看汉朝,汉武帝早年何等喜爱太子刘据,后来却日渐厌恶,甚至逼他自尽!”
“为何?”
“因为有江充这般小人!”
“连太子之位都未必稳固——”
“一个尚未现身的影子,难道就稳了吗?”
此刻,吕氏语气冰冷,死死盯着儿子。
厉声喝问:
“娘最后问你一遍——”
“现在,你还要争吗?”
朱允炆望着眼前的母亲。
在他印象里,
母亲从不发脾气,
从不曾这样高声对他说话。
她素来贤良端庄,温柔婉约。
即便面对父亲,
她也总是说“好,明白了,听你的”。
可如今,
她双眼泛红,一声声质问如针刺入他心里。
自从听说朱雄英现世,他心头笼罩的那层阴翳,
仿佛真的被刺破了。
他重新感受到,
心底原本就存在的那片无尽光明!
朱允炆回想着母亲举的例子——
秦始皇看重扶苏,
朝堂上下,整个秦室与群臣皆看重扶苏。
然而最终坐上皇位的,却是胡亥!
汉武帝早年对长子刘据何等宠爱,七岁便立为太子,
可后来……
太子却 自尽!
还有——
还有唐太宗!
他最早立的太子是李承乾,
后来呢?
李承乾谋反事败,黯然收场。
之后太宗又属意李泰,
然而最终承继大统的,却是李治!
这一刻,朱允炆的心思渐渐活络起来。他眼中光芒渐亮。
皇位最终归属谁手,尚未可知。
何况,中间还有父亲在。
离登基之日,还远得很。
就算真的被封为藩王——
朱允炆不禁想起梦中所见一幕:四叔既能起兵反我,怎不会反他?
难道我要坐以待毙?
不!
或许是吕氏那三巴掌与最后一问,重新点燃了他的斗志。
朱允炆缓缓起身,望向自己的母亲。
他哽咽着回答:
“娘,在梦里……我本就是大明的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