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较之汉唐,经宋制熏陶,大明文臣少了几分锐意,多了几分守成。】
【短期虽可休养民生、恢复国力。】
【然时日渐久,朝堂势力固化,大明必陷内斗、纷争不休……】
【加之大明皇子皇孙,个个皆非庸碌之辈。】
【与其内耗中沾染同胞之血。】
【不若向外开拓疆土!】
【海路艰险,前路莫测,远航犹如盲人摸象……待新式战船问世,再征海洋不迟。】
【另,驱逐北虏!安定边陲!】
【重开丝绸之路,再通河西走廊!】
【四方疆域,海陆皆达!】
【扬大明国威,超越汉唐!】
【此乃我大明……无双盛世!!】
“果不其然!”
“果不其然!”
此刻,老爷子读至此处,朗声大笑,转头望向马皇后与自己的儿子。
“瞧瞧,这就是咱的孙儿!”
“与咱所思不谋而合。”
“五百年了。整整五百年,我们未曾踏足的河西走廊,昔年大唐威震四方的安西都护府!”
老爷子豪情万丈:“我大明,该收回来了!”
他激动地继续往下看,目光落在信的结尾。
【皇爷爷不必挂念孙儿……】
【孙儿迟早会现身!】
【在那之前,我要让我的名字响彻大明。】
【对了……】
【这是孙儿房中最后一把钥匙!】
【但使用它之前,需先解一首诗!】
信的最后,附着一首诗和一把黄铜钥匙。
【满城皆白发,至死不丢刀!】
【孤军五十载,枯骨埋寒城!】
【沙场为国死,忠魂凛然在!】
【血尽望明月,何时归故乡?】
信已读罢,
老人却仍怔怔地凝视着那首诗,
望着那最后一把钥匙,
久久不能回神。
旁边,
马皇后与朱彪同样愣在原地,
心绪难平。
过了许久,马皇后才望向老爷子,
轻声问道:“这……这是……”
老爷子此前已数次收到类似的信,
前几回或是字谜,或是算题,或是财政之问,
而这次,竟换作“解诗”?
朱彪也锁紧眉头,一脸困惑。
老爷子最先回过神来,回到正题:
“妹子,我之前和你说过,大孙托梦告诉我,他还活着,对吧?”
马皇后眼中闪过喜悦,点头应道:
“是,你说得没错!”
“大孙说,他之后会回来?”
“哈哈,那咱就安心了!”
老爷子扬了扬信纸,
开怀而笑。
马皇后笑意更深,再次点头:
“对!”
“大孙还说,他会名扬天下?”
这次,马皇后与朱彪一同点头。
老爷子又问道:
“可这最后一封信,
到底是什么意思?”
朱彪在一旁猜测:
“听起来像沙场征战的诗句?”
他语气急切:
“雄英的意思,是不是和以前一样,
要我们解开这首诗?”
眼前这封信,
对他们而言意义非凡。
信中明言:
解开诗谜,就能得到第三把钥匙。
回想前两间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