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大顺”国祚、由流民起事的闯王李自成!
以及关外虎视眈眈的异族铁骑,皇太极统领的后金大军!
……
崇祯日渐陷入绝望!
国内烽火四起、流民尽反!
这个帝国已然千疮百孔。
北方边境仍不断索要巨额岁银!
朝中诸臣,一个个脑满肠肥!
他屡次含泪恳请百官捐输助饷,
然而满朝文武,最终仅凑出区区几万两……
大明的末代皇后周皇后,
她犹如开国之母马皇后一般贤德,
仿佛也感知到了时局的艰难。
她在宫中带领宫女们纺纱织布,厉行节俭,能省则省。
为了支持丈夫,她放下身段恳求父亲,还拿出自己多年积攒的银两,希望他能带动群臣多捐一些。
然而第二天,她的父亲仅仅捐出了一千两。
此时的大明天子,到了最后的时光。
他不敢多睡,不敢奢侈饮食,不再像兄长与先祖那样沉迷木工、女色,或是修建斗兽场。
他勤勉治国,兢兢业业,却仿佛步步皆错,事事不顺。
他放下帝王的尊严,低声下气向百官请求捐银,
而整个大明高层,仅凑出两万两。
终于,闯王攻入京城。
京城陷落,被搜刮出白银七千万两,珍宝无数。
大明,亡了。
自知必死的崇祯皇帝,没有慌乱。
他平静地整理衣冠,回到宫中。
周皇后一见他的神情,便了然点头,闭门不出。
不久,屋内传来动静,侍女哭报道:“皇后自尽了!”
他面无表情,走向太庙,
向洪武帝、永乐帝、洪熙帝……直至十五位先皇
跪下说道:
“儿臣朱由检,令大明沦落至此,令祖宗蒙羞,
愿以死谢罪!”
说罢,他起身走向煤山。
望着昔日辉煌的京城,他惨然一笑,面朝北方,
以一条白绫,从容赴死。
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
他不曾被俘,不曾卑躬屈膝,不曾向敌人乞求活路。
这位大明最后的皇帝,
用生命守护了朱家皇室最后的尊严——
那份不屈的骨气。
纵观大明十六帝,
有人起兵夺位,有人远征北伐,
有人痴迷书画玩物,有人宠爱后宫,
有人践行一夫一妻,有人沉迷斗兽,
有人玩弄权术,有人修道求仙,
有人三十年不朝,有人专心木工,
也有人仅怀一腔热血,多疑却易悔。
但十六位帝王中,
无一人向外族俯首称臣,
无一人以远嫁公主换取和平,
无一人将国土拱手相让。
不割地、不赔款——
因为在洪武子孙的血脉里,
始终流淌着一种精神:
荣辱与共,骨气铮铮。
那就是——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正如末帝在煤山上,
似向苍天悲鸣:
“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
今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死寂!
无尽的死寂!
此刻。
老皇帝环顾四周,缓缓扫过一众皇子皇孙,又望向满朝文武。
目光沉痛无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