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五弟——
这位,
便是大明最后的余晖:
崇祯帝,朱由检。
……
目睹这一位位本该至尊无上的大明皇帝,
竟因落水、服药等意外接连丧命,
老爷子的神情前所未有地凝重。
他面如寒冰,
身为帝王,
他深知后世之君何以至此,
又为何屡次死因成谜。
他冷厉的目光缓缓扫过殿内,
声音中带着刺骨的寒意:
“咱……”
“咱的子孙,竟都成了这般模样?”
“哈……蛐蛐皇帝、炼丹皇帝、木匠皇帝……”
“还有那三十年不朝的!”
“有意思……”
“真有意思!”
“可谁告诉咱,
为何大明的天子,会一次次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去!”
“谁告诉咱,
大明到了这一步,还剩多少气数!”
老爷子怒声质问,
群臣战栗,无人敢应。
此时,
他忽然记起那预言最后几句:
“大明国祚二百七十六年,
终亡于异族之手,
山河破碎,神州沉沦。”
霎时间,
老爷子仿佛明白了什么,
再度望向天幕——
脸色骤变。
因为这一次……
大明,真的亡了。
“十五位大明皇帝已然过去……”
正沉思间,老爷子转头,
听见朱允熥低声说道:
“皇爷爷……”
“您之前所说的那则预言……”
“大明正统帝王,只有十六世!”
这句话如同惊雷炸响在老爷子脑海。
他声音艰涩:“这么说……转眼已过去二百多年了?”
“接下来,是大明的最后一世!”
朱彪脸色惊恐,眼中透出惊惧。朱棣瞳孔骤缩,双拳紧握!文武百官顿时低声议论起来。
“最后一代?”
……
最后一代!
崇祯皇帝朱由检,本不该登上皇位。他是天启皇帝朱由校的五弟。若非那位被称为“木匠皇帝”的天启帝突然暴病而亡,崇祯本该只是大明众多藩王中的一员。
如今,大明藩王已多达数十万人。按照洪武帝朱元璋制定的《皇明祖训》,所有朱家血脉都由朝廷供养。宗室每年的开支,已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
更甚者,各地藩王上报的宗族名册中,真假难辨。这个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已无力核实!
明末——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令人深感绝望。
天气日益寒冷,每年冻死者不计其数。洪涝、旱灾接连不断,百姓难以维生。末世之中,大地主趁机兼并土地。趁着朝廷反应迟缓,他们大肆敛财,毫无节制。
以至于……
大明农户数量虽多,却失去了田地!而那些士绅豪族,田产众多却无需纳税!随着朝廷控制力减弱,他们想方设法拖欠税赋,一年、两年、三年……最终拖垮了大明!
百姓无粮可食……
沦为流民!
纷纷起义!
……
崇祯帝!
从懵懂的信王成为大明皇帝,崇祯一直立志做个明君。
他殚精竭虑,勤政刻苦,不辞辛劳。
文官声称魏忠贤祸乱朝纲,他信了。在所谓清流眼中,魏忠贤是难以对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