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爷子不由慨叹万千。
“一介臣子,竟拯救了大明!”
想到大明国祚二百七十六载,
更是心绪翻涌:
“若无于谦,此后两百余年,何从谈起?”
“一人延续大明国祚两百年!”
“如此臣子,方为真忠臣,实乃国家之幸!”
闻听老皇帝这般感慨,
殿内群臣亦是纷纷称颂。
朱彪同样感叹:“想来这于谦,日后必成我大明栋梁,撑起半壁江山的英杰!”
“此等人物,正当辅佐明君,重振大明气象!”
然而——
老皇帝骤然神色一凛!
“不对!”
朱彪愕然:“何处不对?”
老皇帝目光渐沉,他忽然意识到,永乐盛世不过昙花一现。
自那以后,大明便如残烛摇曳,
再不复洪武、永乐时的雄风!
也就是说……
京师保卫战后,大明并未真正恢复元气!
“还是那昏君!”
“误我大明江山!”
老皇帝怒斥,毫不留情。
而待他继续目睹后续种种,
竟是双目泛红,悲愤难抑!
众臣与藩王更是瞠目结舌,几欲怒喝。
但见——
画面之中,
瓦剌也先兵败退去,
大明遂对瓦剌实施封锁,
断绝互市,重兵镇守。
游牧起家的瓦剌顿陷困境,
战不能胜,商路又绝!
无奈之下,
也先竟释放了俘虏的大明皇帝——
朱祁镇,
以此为条件,要求重开边贸,
瓦剌仍称臣纳贡。
大明朝廷勉强应允。
谁知此番妥协,
竟让归来的朱祁镇,
眼见皇弟朱祁钰端坐本属自己的龙椅,
心生不甘。
景泰年间,
大明国力渐有起色。
奈何朱祁钰体弱无子,
终使奸佞寻得可乘之机。
以曾主张南迁的徐有贞为首,迎朱祁镇还朝,
发动——夺门之变!
时隔六年,
朱祁镇重登帝位,
改元天顺。
此番他虽未再葬送数十万大军,
却——
寒透了天下臣民之心!
那位匡扶社稷、挽救危局的兵部尚书于谦,
竟被他视为景泰旧臣,
下令处死!
“欲复帝位,必杀于谦!”
刑场之上,
于谦忆及年少所作《石灰吟》,
轻声长叹: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昔日国难当头,
他独力撑起将倾的山河,
再造大明!
却未料所侍非人,
临刑之际——
唯有仰天长笑,朗声高诵: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
于谦就义之日,
万民伏地悲哭,
齐呼:天日昭昭,此冤何极!
“接下来!”
“须得加快进程了!”
与此同时,朱雄英清楚感受到,老爷子等人心中那股被压抑的愤怒已沉入心底。
他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