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
镇守北疆,
护佑万民,
竟遭诛杀之祸?
黑袍在风中狂舞,
仿佛朝着南方应天府
发出震彻云霄的怒吼:
“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
“本王谨遵祖训,誓清君侧!”
“诛杀奸臣齐泰、黄子澄!”
“为国靖难!”
这一日,
雄踞北方数十载的真正大明精锐——曾让北元闻风丧胆的燕王嫡系,
誓师南征!
铁骑转向,
直指南方……
此刻,
众人心神俱震!
所有目光尽数聚焦于燕王朱棣!
不得不叹:
燕王何其胆魄!
同时内心骇然:这竟是大明将来之局?
叔侄相争,
同室操戈,
血染山河!
然,
胜负谁属?
此问浮现众人心头。
再深思一层,
忽觉寒意彻骨——
若当年太子朱彪病重之夜,
未有信鸽送药,
大明命运是否真如所见?
思及此,
詹徽、蓝玉等人悄然望向朱元璋。
果然,
老爷子目光森冷,
细观其双手,竟因震怒微微颤抖。
此景,
罕现于这位老人之身。
而此时,
朱棣再度感受众人注目。
他可漠视天下人,
独不能无视父亲。
“爹!”
“此皆虚构之将来,孰能辨其真假?”
“况且……”
“我朱棣镇守北疆苦寒之地,护佑万民安宁。”
“自问无愧于心。”
“他却如此待我,对待血脉相连的亲叔父!”
“同为朱家子孙……”
“他已经废黜了五位藩王。”
“强者生存,弱者灭亡,这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更何况,那时他手握整个大明江山。”
“而我手中,只有一些不甘被废、只为自保的兵马……”
“若连这样他都会输,”
“那这大明天下,他本就不该坐!”
燕王心怀壮志,从来不是忍气吞声之人。
这一点,身为父亲的朱元璋再清楚不过。
在诸王之中,他最看重的只有两人——
一是晋王,老三;
另一位,就是燕王,老四。
平时,燕王不会这样对他说话,
他懂得收敛。
但此刻,也许是因为他知道这一切不会发生——
毕竟太子朱彪尚在人世,
他自己也仍健在,
蓝玉、傅友德等人也一个未少。
朱元璋心里明白:
论带兵打仗,
燕王就算再强,
朝中那几位大将,也个个都是他的前辈。
开国功勋,百战名将,
无惧、无畏、更无敌!
这份底气,
岂是后世武将所能相比?
朱元璋的目光,不由转向朱允炆。
他不得不承认:
老四说得没错。
朱允炆身为天子,坐拥大明江山,
即便淮西勋贵已被清除,
朝中仍有能征惯战之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