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无往日的轻视与嘲弄。
就连朱彪也喜出望外。
真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
原以为今日朝会又将无果而终,却不料突然出现这样一位老者?
皇上早已按捺不住,
伸手指向于修明:
“你……”
“上前来……”
“朕问一句,你答一句!”
于修明连忙应道:“遵旨!”
当他走到大殿前方,感受着这从未体验过的氛围时,
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能站在这里的朝臣,才是真正执掌重权的大员啊。
若是自己也能……
那就不用再为修建河堤之事发愁了。
“你说……”
“这不是符号,是文字!”
“你确定吗?”
皇上可不管他心中所想,
待他走到近前,
便急切追问。
“千真万确!”于修明毫不犹豫地回答。“但是……”
“但是什么?”皇上眉头紧皱。
此时若敢欺君,便是大罪!
于修明沉吟道:“此物……其实在臣进京前夜,与家中幼孙闲谈时,他曾告诉老臣……”
“这应该是,拼音!”
说到这里,
老人索性全盘托出:“而就在前几日,家中先生来信也提到,此拼音乃国之利器!”
“更一连用了三个词来形容!”
此时……
于修明眉头微蹙,似乎在犹豫是否该说出那三个词。
“快说!”
“赶紧给朕道来!”
皇上本就是个急性子,此刻更是迫不及待地追问。
于修明一字一顿,清晰有力地回答:
“珍宝!”
“至宝!”
“重宝!”
满朝文武再次一片哗然。
究竟是何物能如此重要?竟一连用了三个“宝”字来形容。
洪武帝目光灼灼地注视着他,直截了当地问道:
“此物有何用处?”
于修明回想起信中那位先生不知是否夸张的赞誉,每次翻阅都觉得言过其实。但此刻面对洪武帝迫人的目光,他只得如实禀报:
“据信中所言,此物能助人识字。”
“仅此而已?”洪武帝微微蹙眉。
群臣心中也升起疑惑。
于修明低下头,不再有任何隐瞒:
“信中写道,若以此物在各州府县学府推广……则大明所有幼童,乃至愿学汉字之百姓,皆可脱离目不识丁之境。且识字之速,可提升十倍,乃至百倍!”
他顿了顿,继续道:
“更确切地说……掌握此物,便如同掌握文字之纲领,所有汉字读音皆蕴含其中!”
此言一出,连原本只想着尽快寻药救治沐王的洪武帝,也不由心神震动。直觉告诉他,这或许真是足以影响大明百年、甚至千年格局的重大契机。
“此物……该从何处调运?”洪武帝声音微涩。
出乎所有人意料,这位六品工部主事竟不顾礼仪,将手探入袖中。若非旁侧站着蓝玉等武将,加之他本是文弱老臣,恐怕真要让人疑心他要行刺君上。
终于,老者从袖中取出一张信纸。
于修明双手颤抖地捧起信纸,恭声禀奏:
“陛下,家中来信所言——尽在此信之中!”
满朝文武皆惊,心中齐震:
“此人莫非疯了不成?”
“陛下,家中来信所言,尽在此信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