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周围的群臣也开始低声议论。
“可恶,又让这家伙抢先了。”
“我早就想到了。”
“根据题目,兄长缺五十两,弟弟只缺三钱。”
“黄翰林的答案,兄长带了三钱,弟弟带了五十两,玉价值五十两三钱,确实能一一对应!”
“看来黄翰林这是要一步登天了!”
“恭喜黄学士!”
在众多羡慕目光的注视下。
黄子澄笑得满脸皱纹。
就连朱允炆也期待地看向老爷子。
“皇爷爷,这第二题,看来是黄先生答对了。”
然而。
“咕咕!”
就在这时。
老爷子肩头的信鸽,却连续叫了两声。
经历过第一题。
众人已经明白。
这个动作意味着什么。
“错误!”
“错了?这怎么可能错了?”
黄子澄瞪大眼睛,难以置信。
朱允炆的表情也瞬间凝固。
“不可能!”
“这个答案怎么会错?”
“明明毫无破绽啊!”
他望向群臣。
只见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一片茫然。
“黄先生从首题中汲取经验,直接引用题目信息作答。”
“这分明就是题目原句……”
“两者相加,难道不正确吗?”
场中议论声此起彼伏。
连老爷子都蹙起了眉头。
……
此刻的桃园空间里。
朱雄英身旁摆满瓜果点心。
他边吃边观赏光幕中的众生相。
看着看着忍不住扶额叹息。
“实在太愚钝了!”
“以为简单相加就能得出答案?”
“没注意到题目明确写着'兄弟合力仍不足以购玉'吗?”
“若真能随意组合数字,随便报个数不就行了?”
正腹诽时。
朱雄英突然轻哼一声。
目光重新聚焦光幕。
……
朝堂之上群臣面面相觑。
连错在何处都未能参透。
这时响起一道怯怯的声音:
“皇爷爷……”
“若依黄学士的解法。”
“此题答案可谓数不胜数。”
“此玉作价六十两三钱,七十两三钱皆可。”
“乃至百两三钱,百零一两三钱亦无不可……”
“只需按兄弟缺额分配便是。”
朱允熥接连报出十余种答案。
满朝文武顿时愕然。
老爷子也听得眉心紧锁。
黄子澄笑容僵在脸上。
方才的得意荡然无存。
他强自争辩:“分明是题目有误,岂有如此多解之理?”
“题目无误,是黄先生错了。”
朱允熥字字清晰。
较之先前更显从容。
“解题关键在于众人都忽略的那句题眼!”
话音未落。
少年声线愈发清亮。
他似乎在数学迷题中寻得了独特趣味。
“兄弟合买,仍不足价!”
见百官似有所悟。
朱允熥转向祖父奏对:
“若按黄先生解法,兄弟资金总和恰是玉价五十两三钱。”
“那题中'合力仍不足'岂非成了赘语?”
轻飘飘的反问。
胜过万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