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我知道答案了。”
说话的是一直低着头、显得懦弱胆怯的朱允熥!
百官驻足!
朱元璋也转过头,诧异地看向这个自己素来关注不多的孙儿。
“你说什么?”
“我说我知道答案了。”
朱允熥鼓起勇气,
突然上前一步,
望向那只信鸽。
他的声音微颤,这位向来深居简出、继承顺位实际高于朱允炆的三皇孙,
第一次在众人面前,
展露出他的锋芒。
“九盏!”
“咕!”
.........
.........
“九盏!”
少年带着颤抖的话音刚落,
四周群臣尚未反应过来,
朱元璋肩头的信鸽,便极通人性地点了点头,
接着发出一声响亮的鸣叫。
咕!
霎时间,百官哗然!
“什么?”
“答对了?”
“怎么会是九盏?”
“这答案是如何得出的?”
户部尚书杨宪瞪大眼睛,只觉脑中一片混乱。
他怎么算,也算不出九盏这个结果。
朱允炆更是愣在当场。
他万万没想到,
这个答案竟出自他一直忽略、毫不在意的朱允熥之口。
一股危机感油然而生。
此刻,
面色苍白的朱彪也望向朱允熥。
就连朱元璋也面露好奇:
“允熥,你这九盏,是怎么得来的?”
见皇爷爷亲自发问,
朱允炆趁机插话:“三弟,你这答案该不会是蒙的吧?”
从未被众人如此注视的朱允熥,
神情紧张,满脸通红,
连手指都微微颤抖。
但听到朱允炆带刺的质疑,
他红着脸立刻回应:
“当然不是蒙的。”
“皇爷爷,这道题其实很简单。”
“从一开始,就已经给出了线索。”
朱元璋“哦”了一声,“简单?此话怎讲?”
朱允熥继续道:“和第一次猜字谜一样,这位神医出的题,绝不是难到无人能解的。”
“恰恰相反,只要思维缜密、观察入微,就算是六七岁的孩子,也能答出来。”
朱允炆闻言眼睛一亮,抓住话柄故意发难:
“三弟的意思,是我们这些人还不如六七岁的孩子?”
从未在外人面前展露头角的朱允熥,
本就紧张,
被这一问,顿时语塞,慌忙解释:
“我……我不是这个意思!”
朱元璋面露不悦,心知朱允炆有意搅局。
此时哪容他耽误时间?
他语气一沉:“允炆,要不你来解释一下,为何是九盏?”
朱允炆立马闭嘴,不敢再多言。
朱元璋又看向朱允熥,语气缓和:
“允熥,不必紧张,慢慢说。”
朱允熥这才继续:
“皇爷爷,问题其实很清楚。”
“它问的是,最后还剩多少蜡烛!”
“而蜡烛,会不断燃烧的。”
话音落下。
就连也终于明白过来。
“啪”的一声。
蓝玉也跟着大笑起来,“原来如此!”
他是朱允熥的舅姥爷,
自然乐得为他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