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彪却摇头,“许是亡命之徒盗走了……”
“胡言!”说起旧事,老爷子似知内情。
“我派了三千护卫守陵,那一夜除了风雨,无一人发现异常!”
“雄英,就是凭空消失的!”
眼见皇上与太子似要争执,
一旁的蓝玉、傅友德忙欲劝解。
恰在此时!
“报!皇上!八百里加急!”
老爷子闻声惊起。
疾步走向门外。
朝堂外群臣 动。
见他出现,
众臣即刻肃静。
此时,
刚与齐泰分别的朱允炆也停下脚步。
他带着一丝期待,望向传信内侍。
“启禀皇上!”
“苏州府知府急报!”
“洞庭湖大水,淹没三千里!”
“湖广数郡已成 !”
“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
哗——
朝堂上一片哗然。
群臣震惊不已。
“洞庭湖水患?”
“这是湖广布政司的管辖范围,为何没有上报,反倒是苏州知府以八百里加急上报!”
“波及数郡,祸及数十万人?”
“这究竟是多大的灾害?”
“湖广布政司是谁?他在做什么!”
“罪该万死!当株连九族!”
大殿之外,文武百官的脸色都变得凝重。
自推翻元朝以来,大明虽未完全安定,但天灾人祸仍在可控范围之内。
可这次,波及数郡、影响数十万人的洪水,却是前所未有。
一时间,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这场灾难带来的压力,甚至超过了太子病危的危机。
数十万灾民一旦发生哗变,后果将不堪设想!
“陛下,既然消息来自苏州知府,”户部侍郎迈步上前,神情凝重,“那意味着灾民已经离开湖广,越过保定,甚至抵达苏州。”
“而苏州距离应天府仅一步之遥。”
“若苏州支撑不住,灾民将直逼京城。”
“一旦引发哗变,后果难以估量!”
“恳请陛下速做决断!”
朝政之事,有时可以拖延,有时却必须立即应对。
迟一步,便是大祸临头!
“陛下,当前之计,应立刻调拨户部钱粮,赈灾救民,刻不容缓!”
“同时,责令吏部与刑部,即刻捉拿湖广布政使,以正视听,安民心!”
百官纷纷献策。
赈灾所需粮食必须到位,而渎职官员也必须严惩。
然而,户部尚书杨宪却面露难色,上前一步。
“诸位,户部已无粮可调!”
“春种方下,税粮尚需数月,去年余粮多已运往边关。”
“如今朝廷仅能维持自身运转,各地灾祸频发,边关匪患不断……”
杨宪话音未落,便被一人打断。
“难道要眼睁睁看着灾民涌入应天府吗?”
“到那时,城外灾民未至,城内百姓已乱!”
“京城若乱成一团,难道还要动用大军 不成?”
兵部尚书茹瑺站了出来。
自洪武帝废相以来,六部权力大增。
茹瑺之所以如此激动,是因为护卫京师本是兵部之责。
一旦出事,他难辞其咎。
杨宪顿时怒道:“老茹,你明知我不是这个意思!”
茹瑺高声道:“那你们就得拿出粮食赈灾!无论如何,必须将灾民挡在南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