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上的竹篮中,盛着三颗鲜红发亮、形似水果的稀罕之物。
众人虽觉新奇,却未深究。
正欲离开时,老爷子忽然轻呼一声,指向墙边:
“这儿有字!”
只见墙上贴着一张纸,上面工整列着一份《仓库粮储详汇》。
“此为何物?”蓝玉疑惑道。
詹徽推测:“似乎是这位隐士的储粮记录?”
几人凝神细看——
“异族侵扰,祸患无穷!为避灾年 ,余藏粮百万石如下:”
仅此一句,朱元璋呼吸陡然急促!
百万石!
众人屏息,目不转睛——
“水稻储量:约一百五十六万石。”
“改良小麦:约一百六十三万石。”
“其余作物如土豆、红薯、玉米等,因难储,仅存三十万石……然其种子三月可熟,瘠土亦能生长,产量数倍于主粮。”
“惜蔬菜难以久存……余独爱西红柿……遂建暖棚,日日供养。”
…………
…………
“咕咚——”
不知是谁咽了下口水,惊醒了众人。
老爷子望向几位臣子,嗓音沙哑:
“诸位认为……此地真有如此多粮食?”
看着眼前的数字,屋里的五个人都震惊得说不出话。
“陛下,光是水稻和小麦加起来,就有三百多万石!”吏部尚书詹徽虽然不如户部官员熟悉各地收成,但六部之间常有往来,对大概数目还是心里有数的。“我大明举国之力,一年税粮也不过两千多万石。这里的存粮,简直抵得上一个州府了!这怎么可能?绝对不可能!”
朱元璋心中同样掀起惊涛骇浪。他今日前来本是为了求得药丸,却万万没料到,自己睡了一觉,做了个梦,那药丸就送到了手中。如此离奇之事已经够荒诞了,如今又发现此地主人的存粮竟堪比一州之数,怎能不让他心惊?
“这么多粮食,他能存放在哪儿?一定是假的。”詹徽不是不愿相信,而是无法相信。“这里只有三间竹屋,一间厨房,哪里放得下?”
傅友德面色凝重:“若在别处看到这些,我必定嗤之以鼻。但此地……不同。”这话一出,连蓝玉都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别的不说,咱闯南走北、征战这么多年,从没遇到过今天这样的怪事!还有陛下手里的丹药,还有我们做的那个梦,都解释不清。这地方的谜团实在太多了!”
“各位大人,”解缙打断了众人的议论,指着纸上几个陌生的词说,“陛下,诸位请看,这上面写的土豆、红薯、玉米等物,我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最后这句说蔬菜难以存储是必然,但为何搭建大棚就能每日供应?这里一定还有我们不知道的地方。”
经他提醒,几人才恍然大悟。詹徽指着地上的东西和那个果篮:“那这些物件,还有那篮子……”
蓝玉立刻弯腰捡起。东西不多,刚好装满一个麻袋。
“不问自取,怕是不妥……”詹徽作为读书人,对此有些顾虑。
“无妨,想来那位古怪的隐士不会介意。再说了,咱送给太孙的玩具还挂在他这儿呢。”蓝玉满不在乎,说话时悄悄瞄了朱元璋一眼,没敢再多言,只是手上动作不停。“这篮子放得这么仔细,莫非就是上面说的‘西红柿’?”
他小心翼翼地将东西收好,没敢当场品尝——这地方太过诡异,他生怕又陷入什么奇怪的梦境。
与其他人的争执不同,朱元璋始终盯着那行字,眉头紧锁,喃喃自语:“这么多粮食,到底存放在哪里?哪里才能放得下呢?”
詹徽接话道:“陛下,这么多粮食,莫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