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忍不住抱怨:“就是这位高人未免太古怪,非要设什么字谜,平添许多周折。”
皇帝未再深谈,片刻后便下了逐客令:“既已见过太子,都退下吧。让咱独自陪标儿待会儿。”
众人知他今日历经大悲大喜,需要静心休养,劝慰几句便相继离去。
待寝宫只剩父子二人,皇帝周身帝王威仪渐渐消散,如同寻常老农般守在孩子榻前。他凝视着朱彪渐渐恢复血色的面容,语带哽咽:
“标儿啊,若真念着为父,就快些醒来。咱还指望你养老送终呢......”
“自登基以来,咱统共痛彻心扉过三回。头回是咱大孙雄英夭折,第二回是你娘亲离去,今日这第三回,险些把咱的魂也带走了。”
“老啦...你可是咱最后的念想。若你真走了,这毕生心血付诸东流,往后的日子还有什么滋味?只怕连大明江山都要动荡不安啊......”
这位九五之尊倚在儿子榻边轻声叹息,眼底盈满无法言说的哀伤。渐渐地,眼帘缓缓垂落,唯余睡梦中断续的呓语在殿中轻轻回荡。
“你们……”
“别丢下我一个人……”
……
……
ps:作者的动力来自大家的支持。
求鲜花、求评价票!!!
桃源空间内。
老爷子说完那番话后,朱雄英揉了揉眼睛,没来由地感到一阵心酸。
老爷子的梦话,实在太戳人心了。
身为大明的皇帝,恐怕也只有在这种时候,才能卸下铁血的外表,说出心里话吧。
“可恶!”
“这第二个字谜,真的这么难解吗?”
“难道整个大明无人能解?”
“‘良辰美景画中看’,不就是字面意思吗?”
“只要解开,第一关就算过了!”
“到时候,他们就能离我更近一步!”
“我准备了这么久,难道要白费功夫?”
……
第二天,天亮了。
昨晚的事在百官中迅速传开,如同一场风暴。
自从太子病重,朝中人心浮动,许多人开始暗自盘算。
国不可一日无君。
洪武帝终究年事已高。
若太子真的离世,下一任继承人将成为大明的重要问题。
因此,这几天里,关于继任者的讨论在多个圈子里迅速蔓延。
其中,最被看好的无疑是二皇孙朱允炆。
原因无他——
太子原配早逝,吕氏被扶正,朱允炆从庶出变成了理论上的嫡子。
这些年来,他一直受太子朱彪悉心栽培,连老爷子也对他赞不绝口。
在许多大儒眼中,他温良谦恭、认真好学,更重要的是怀有一颗“仁心”,被认为是“未来的仁君”。
唯一的遗憾是,朱允炆并未得到当朝最大的勋贵集团——淮西武将的认可。
这还得追溯到洪武十五年早逝的皇长孙朱雄英,以及如今体弱多病的朱允熥。
他们俩才是亲兄弟,都是已故太子妃常氏所生。
而常氏,正是大明开国名将、战无不胜的常遇春之女。
常遇春虽已离世,但常家三兄弟仍在。
如今手握重兵的凉国公蓝玉,正是常遇春的妻弟。
整个淮西武将集团势力庞大,盘根错节。
在真实的历史中,正因为太子朱彪早逝,朱元璋在确定朱允炆为继承人、且意识到他无法获得淮西武将支持后,便制造了明初又一大案——波及数万人、几乎摧毁大明开国武将根基的“蓝玉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