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认祖归宗’,也是人之常情嘛。”
他往前凑了凑,西装上的古龙水味混着红酒香扑面而来,声音里的暗示几乎要溢出来:“我跟沈氏合作三十年,从他们家做奢侈品包装到现在搞海外流媒体,一路看着过来的。
这话能传到你耳朵里,就代表沈家有诚意。
你跟成彦老师提一句,要是愿意聊聊,沈家那边随时能安排私人会面——不管是影视资源,还是海外商务人脉,只要她开口,都不是问题。”
陆岩心里冷笑一声——那是什么“认祖归宗”
?分明是看到成彦凭《云襄传》有了热度,又拿下léa代言,有了“可利用价值”
,才想着借“血脉”
拉拢。
更别说,他们大概率是想通过成彦,找到躲了二十多年的成彦母亲。
他面上却没表露半分,只是淡淡点头,把杯里的红酒抿了一口,单宁的涩味在舌尖散开:“多谢赵总提醒,我会把话原原本本带到。
不过成彦老师现在一门心思扑在作品上,《云襄传》刚杀青就开始琢磨下一个剧本,商务和人脉的事,暂时没太多想法。”
赵启山也不勉强,从西装内袋里掏出张烫金名片——不是普通的铜版纸,是带着细闪的特种纸,边角烫着和他袖口一样的“云纹缠枝”
徽记,正面印着海外私人会所的地址,背面只有一串烫金的私人号码。
他把名片递过来时,指尖刻意在陆岩手背上碰了下,带着点不容拒绝的意味:“没关系,机会随时在。
要是成彦老师想通了,打这个电话,沈家那边会有专人对接——对了,务必替我跟成彦老师说句,沈慕辰先生托我带话,‘家里人,一直没忘’。”
“一直没忘”
四个字,说得轻描淡写,却像根细针,扎得陆岩心里紧。
他捏着那张烫金名片,纸页的质感冰凉,放进西装内袋时,特意避开了口袋里的《云襄传》拍摄日志——那上面还记着成彦拍威亚戏摔下来时,膝盖上的淤青有多深。
酒会结束时已经是晚上十点,陆岩没回公司,直接开车去了成彦的公寓。
小区门口的桂花树正开得盛,淡香飘进车里,他停好车往上走,电梯里还碰到成彦的邻居张阿姨,手里拎着刚买的橘子:“陆总又来送资料啊?成彦这孩子太拼了,昨天我半夜起来倒水,还看到她房间的灯亮着,年轻人也得注意身体。”
陆岩笑着应了声,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成彦的拼,他比谁都清楚,从试镜时通宵背台词,到剧组里跟老演员请教到深夜,她从来没靠过任何人,现在却要被“素未谋面的家人”
用“资源”
来衡量。
推开门时,客厅的落地灯亮着暖黄的光,成彦正坐在飘窗上,腿上盖着条米色针织毯——毯边已经起了毛,是她刚签公司时买的,说“便宜又暖和”
。
她手里捧着个铁盒子,是母亲当年藏在衣柜最深处的那个,现在已经被找锁匠打开了,铜锁的痕迹还留在盒盖上,有点斑驳。
盒子里放着张泛黄的照片,只拍得到一个穿西装的男人背影,还有半块刻着“沈”
字的玉佩——乳白色的玉质,边缘被摩挲得光滑,一看就是被人反复摸过。
听到开门声,成彦抬头看了眼,手指飞快地把玉佩放回盒子里,像是怕被人看到秘密。
她把盒子轻轻放在腿边,语气尽量平静:“陆总,是《云襄传》的宣有新消息了吗?刚才小夏还跟我说,预告片的海外版剪好了,让我明天去公司看。”
陆岩在她对面的沙坐下,把赵启山的话原原本本复述了一遍——从袖口的徽记,到“认祖归宗”
的暗示,再到沈慕辰那句“家里人,一直没忘”
,连烫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