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莞市市委常委会。
会议室里,气氛庄重,却又暗流涌动。
长条会议桌上,人头攒动,每一个,都是北莞市权力金字塔顶端的人物。
但今天,所有人的目光,有意无意地,都飘向同一个方向。
孙连城。
他正襟危坐,眼观鼻,鼻观心,脸上挂着那副悲天悯人、然物外的高人表情。
仿佛正在讨论的,不是一个投资几十亿、牵扯几百万市民的“智慧垃圾分类”
项目,而是一粒宇宙中的尘埃。
然而,他的内心,早已是另一番光景。
来了。
终于来了。
他精心构筑的“甩锅1o”
理论,被刘光明那个“档案战神”
轰得粉碎。
他痛苦地现,自己就像一个点金术士,不过是反向的。
他想扔掉的是石头,可石头一出手,就变成了金子。
金子的功劳,最后又会以“慧眼识珠”
、“神机妙算”
的名义,变成一顶更沉、更闪亮的王冠,牢牢地扣回到他自己头上。
这让他寝食难安。
昨夜,他在那本黑色的《甩锅的方法论》日记里,郑重写下了结论。
“甩锅1o模式,已宣告破产。”
“核心弊病,在于‘主动推荐’。”
“下一次,必须消除‘我’这个推荐主体,实现真正的,无人为干预的……”
“天道甩锅!”
而眼前这个“智慧垃圾分类”
项目,简直就是上天为他的“甩锅2o”
理论,量身定做的完美祭台。
技术复杂,必定出问题。
投资巨大,审计风险高。
覆盖全城,必然怨声载道。
这已经不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了。
这是一座随时可能爆的,休眠火山!
谁碰,谁死。
“咳咳。”
市长高建清了清嗓子,率先打破了沉默。
他脸上带着对孙连城近乎于崇拜的炽热笑容。
“同志们,关于这个‘智慧垃圾分类’项目,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提议。”
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提议,只有一个方向。
高建的目光,牢牢锁定在孙连城身上。
“垃圾分类,从宏观上看,是城市管理的升级;但从哲学层面看,它代表着从无序到有序,从混乱到秩序的重建过程!”
“这是什么?”
高建自问自答,声音里充满了激情。
“这就是‘熵减’啊!
同志们!”
“熵减”
两个字一出,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更加聚焦在了孙连城的身上。
高建继续他的“高论”
。
“放眼整个北莞,不,放眼整个东粤省!
谁对‘熵’的理解,能比得上我们孙连城书记?”
“当初清河县的烂摊子,不就是在孙书记‘低熵体净化高熵环境’的伟大理论指导下,才得以扭转乾坤的吗?”
“所以!”
高建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宣布了他的“提议”
。
“我提议!
由孙连城书记,亲自挂帅,担任我们北莞市‘智慧垃圾分类’项目的总负责人、总设计师!”
话音落下。
会议室里,响起了稀稀拉拉,但很快就变得热烈起来的掌声。
每个人都在鼓掌。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英雄所见略同”
的赞许。
每个人都在庆幸,这个天大的锅,终于找到了它命中注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