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精神痛苦。
论文的终章,周奇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唯一的“治疗建议”
。
他言之凿凿:
“对于seiad患者,任何传统的药物治疗或心理干预,都注定无效,甚至有害。
因为这些治疗手段,皆基于‘熵增’的凡人逻辑,无法触及‘负熵’的思维层面。”
“唯一有效的干预方式,是‘环境隔离疗法’!”
“即,为患者构建一个‘低信息密度、弱因果关联’的‘归零环境’。
譬如,一座与世隔绝的疗养院,或是一间安静的图书馆。
通过最大程度地减少外界信息输入,来降低其‘负熵’思维对现实的扰动,从而让患者那根紧绷到极限的‘因果链’,得到片刻的喘息与‘重置’。”
这个建议,每一个字都精准地敲在了孙连城的心坎上。
去图书馆!
那正是他魂牵梦绕的应许之地!
周奇,用一种孙连-城最不想要、也最意想不到的“学术封圣”
方式,为他铺平了通往自由的最后一段路。
凌晨四点,这篇一万五千字的论文,终于完稿。
周奇通读一遍,只觉灵魂战栗。
他知道,这篇东西投给任何正规医学期刊,唯一的下场就是被当成疯子的呓语。
但这不重要。
他要的,不是主流的认可。
他要的,是为导师“正名”
!
是唤醒那些能与他共鸣的“同道中人”
!
他署名“一个窥见真理的实习生”
,匿名,将论文表在了北莞市医疗系统内部的专业论坛上。
这个平台,拥有数万名北莞的医生、护士和医学院学生。
这篇标题诡异、内容更加诡异的论文,就此悄无声息地沉入了数据的海洋。
直到第二天清晨。
当无数医生护士端着咖啡,习惯性地点开论坛摸鱼时……
一场海啸,被悍然引爆!
论坛服务器在短短一个小时内,因访问量过载而数次瘫痪。
绝大部分点开帖子的医生,表情都从疑惑,变成了憋笑,最后是捧腹。
“我靠,这是哪个医学院的博士读傻了?熵理论综合症?他怎么不说自己是修仙走火入魔了?”
“笑得我腹肌疼!
还‘负熵思维场’,这哥们是《三体》看多了吧?”
“年度最佳民科神文,没有之一!
建议直接转精神科!”
嘲笑和讽刺,瞬间刷屏。
然而,很快,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开始出现。
论坛里,潜藏着大量来自各医院、各科室的,“孙学研究会”
的隐秘成员。
当他们看到这篇论文时,反应与周奇如出一辙。
不是嘲笑。
是顿悟!
是狂喜!
是寻见真理的战栗!
“卧槽!
神谕!
这篇论文,完美解释了我心中积压已久的全部困惑!”
“原来如此!
原来孙书记的每一次‘神迹’,都是有科学依据的!
是‘负熵思维场’在拨正万物!”
“这位‘窥见真理的实习生’,绝对是位大神!
他点破了天机啊!”
“我早就觉得孙书记的思维模式异于凡人,现在终于有了理论支持!
同学们,把‘恭迎圣人进化’打在公屏上!”
这些潜藏的“信徒”
,如雨后春笋,一个接一个地浮出水面。
他们疯狂跟帖、点赞、转。
他们用同样高深的、令人费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