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草案)》。
由市委副书记孙连城同志做引导性言。”
孙连城看着那“引导性言”
五个字,脸上的冷笑愈明显。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会议当天的场景。
市委会议室里,叶重、市长,以及全市所有头面人物悉数到场,灯光明亮,气氛庄重。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的身上,等待着他这位“思想导师”
、“精神神龛”
、“在世圣人”
,为北莞的未来指明方向。
而他,孙连城,会怎么做?
他会慢悠悠地喝一口茶,然后翻开面前的笔记本。
但他一个字都不会说。
他会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开始画圈。
一个圈。
又一个圈。
再一个圈。
空心的圈,实心的圈,大圈套小圈,一环扣一环的圈。
主持人提醒他:“孙书记,可以开始了吗?”
他会点点头,然后继续画圈。
叶书记用期盼的眼神看着他:“连城同志,大家都在等你。”
他会抬起头,对叶书记露出一个高深莫测的微笑,然后,继续低头画圈。
他要把沉默,变成一种行为艺术。
他要把“摆烂”
,提升到哲学的高度。
他要用这种极致的、荒诞的、毫无信息量的行为,来对抗整个会议的意义。
来啊!
来解读啊!
看你们这帮人,能从我这一本子的圈圈里,解读出什么狗屁的“经济展战略”
!
是解读出“循环经济”
?还是“内外双循环”
?还是“打破壁垒,融合展”
?
他甚至已经帮他们想好了各种解读的角度。
孙连城想到这里,竟然感觉到了一丝久违的、病态的快乐。
那是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向死而生的、拉着全世界一起坠入荒诞深渊的快乐。
他将那份文件合上,随手扔在桌角。
然后,他从抽屉里,找出了一个全新的、牛皮纸封面的笔记本,和一支灌满了黑色墨水的钢笔。
他翻开笔记本的第一页,在正中间,郑重地,画下了第一个圆。
一个完美的,闭合的,象征着“无”
与“终结”
的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