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对着一堵墙,常年不见阳光。
贾德龙在这里,开始了他全新的“官场生涯”
。
第一个任务很快就来了。
市政府家属院的几栋老楼,墙体单薄,冬天冷得像冰窖。
眼看就要入秋,需要赶在供暖前,把外墙保温层给做了。
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工程。
预算批下来了,施工队也找好了三家备选。
局长把这个项目交给他,意思很明显,让他练练手,熟悉一下业务。
三家装修公司的资质、报价都差不多。
按流程,随便选一家签合同就行。
可到了贾德龙这里,事情变得无比复杂。
他把三家公司的资料翻来覆去看了三天,一个字都没批。
第四天,他召开了项目启动以来的第一次会议。
会议室里,城建局的相关科室负责人和三家公司的代表都到齐了。
眼巴巴地看着这位新来的副局长。
“同志们。”
贾德龙清了清嗓子,表情严肃。
“市政府家属院的外墙保温项目,事关重大。”
“这不仅是一个工程项目,更是一项政治任务。”
“关系到市里老同志、老干部的切身利益。”
“所以,我们必须慎之又慎。”
众人点头称是。
“对于这三家公司的方案,我个人认为,还不够细致,不够科学。”
贾德龙慢悠悠地说。
“我们不能只看报价,还要考虑得更长远。”
“比如,保温材料对墙体本身的承重影响,这个问题,谁来论证?”
众人面面相觑。
做个外墙保温而已,还要论证承重?
“还有,材料的环保性、防火性,不能只听他们自己说,要有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
这话没毛病。
“另外,外墙的颜色,也不能随便定。”
“这关系到整个家属院的整体美学风貌,更关系到城市形象。”
“这个问题,需要有美学专家来把关。”
会议室里开始有人小声嘀咕。
贾德龙仿佛没听见,继续抛出他的“高瞻远瞩”
。
“所以,我决定,再召开一次方案论证会。”
“大家回去,把相关领域的专家都请来,我们集思广益。”
“一定要把这个项目,做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
会就这么散了。
一周后,第二次论证会如期召开。
会议室里,除了上次那些人,果然多了几张新面孔。
有从汉东大学请来的材料学教授。
有市建筑设计院的总工程师。
甚至还有一位市美院的副教授。
贾德龙坐在主位上,看着这场面,心里感到一种病态的踏实。
看,我多“稳”
!
我没有自己决策,我是在“多听、多看”
!
会议开了一整天。
材料学教授和总工程师就“挤塑板和岩棉板的优劣”
问题,引经据典。
从德国的d标准聊到美国的ast标准,争得面红耳赤。
美院的副教授则带来了二十多种灰色系的色卡。
逐一分析哪种“高级灰”
更能体现政府大院的“庄重与内敛”
。
三家施工公司的老板听得云里雾里,如坐针毡。
会议的最后,贾德龙做总结陈词。
“各位专家的意见,都非常有价值,让我深受启。”
“但是,我感觉,我们好像还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