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通眼中寒光乍现,手掌在宽大的袍袖里暗暗。
不敬和尚此刻竟敢背身向佛,青灰僧衣下空门大露——那截后颈白得刺眼,恰似供桌上待宰的羔羊。
香炉青烟袅袅升起,在袁通眼里,那是早已结成的网,将这小和尚牢牢捆缚其中。
他丹田真气暗涌,足下用力,仿佛已看见自己的手掌穿透僧袍,捏碎那节颈骨的脆响将在破庙中回荡。
佛前杀人,最是痛快——让这泥塑的释迦也尝尝血溅金身的滋味!
忽有风穿堂而过,佛龛前的长明灯剧烈摇晃。
就在光影交错刹那,袁通暴起难,单掌撕开烟雾直取不敬后颈。
他嘴角扯成狞笑道:道爷送你早登极乐!
张枫在旁边看了个清楚,忍不住大喊道:“大师小心!”
这一掌正是《凝脾击》,此功以字为要诀,出招时不拘泥拳脚掌指,全凭那股暗藏的死劲儿,能隔着皮肉将寒气直透脾脏,破坏其功能。
袁通这一击刁钻狠辣,掌缘隐现青灰死气,他苦修邪功二十载,早将每招每式的杀机刻进骨髓——掌出如电,偏又带着黏稠的滞涩感,仿佛整间佛堂的空气都被抽成真空。
那小和尚袈裟鼓荡,看起来极其臃肿笨拙,任谁看了都只会得出他也许是横练功夫的一把好手,但是轻功……还是算了,就没那个天赋你知道吧。
袁通的江湖经验告诉他,便是再硬的横练功夫也防不住透骨阴劲!
他这一击算准了不敬所有退路,便是踏雪无痕的轻功高手在此,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掌力偷心而无能为力——更何况眼前这尊背对着自己的活靶子?
袁通只觉手掌打击在了金铁之上,嘴角却扯出胜券在握的笑,这一招他势在必得!
可笑意尚未达眼底他整个人又一次呆住了。
那胖胖的小和尚不敬不知用了什么功夫竟然在他那一掌命中之前身子转了过来!
不敬只是平平无奇地抬起了一根手指,指尖并无光芒,却流转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包容万象又脱万象的“空”
意。
他指尖轻轻点向那能凝冻脾脏的一掌。
没有惊天动地的碰撞,没有刺目的光芒。
袁通只觉自己那凝聚了阴寒死气的全力一击,仿佛打进了无垠的虚空!
所有的力量、所有的寒气、所有的杀意,在触及那根手指的瞬间,如同雪入沸汤,无声无息地消融、分解、化归为最原始的、毫无意义的“空”
!
甚至连一丝涟漪都未曾激起!
张枫目瞪口呆,脱口而出道:“《拈花指》!”
《拈花指》乃是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源自“佛祖拈花,迦叶一笑”
的典故,是佛家的慈悲和智慧,强调轻柔与内敛,与不敬此刻这一指的表现确实有几分相似。
只不过他却忘了少林乃是禅宗祖庭,不敬是天台宗的沙弥,两边虽然不能说全无关系吧,在一般情况下也可以说老死不相往来。
就算两边原本没什么仇怨,你修你的禅,我念我的经。
可禅宗五十祖道济禅师的横空出世,足以让两边的关系变得不是那么和谐。
遥想当年天台山巅的晨钟暮鼓声中,慧远禅师亲手为那个总角孩童系上二字时,断不会想到二十年后,他竟成了天台宗百年难愈的心头刺。
李修缘本是天台宗祖庭国清寺山脚下一富户之子,七岁便能背诵《法华经》全卷,主持慧远见其灵台澄明,特以为名收作关门弟子。
谁料天意弄人,李修缘家生变故,少年跪在大雄宝殿前三天三夜,才被慧远收入门墙,受具足戒时得赐法号。
慧远将他留在身边悉心教导,藏经阁任其翻阅——这般栽培,便是为培养下任住持。
谁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