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小说网”最新网址:https://www.4xxs.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思路客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292章 莫名其妙的梗(周父:报应,都是报应。)

第292章 莫名其妙的梗(周父:报应,都是报应。)(3 / 5)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捡到废弃的万人迷光环 (火影同人)我妻今天和止水同居了吗 读研后他成了男菩萨主播 快穿之我好像有Buff 国宝竟是我自己 海王圣女退休倒计时 觉醒后创死所有恋爱脑 重生之我真的很专一 【ABO】撩了高冷教授后我跑不掉了 恋综:开局科目三,我火爆全网

人:“一个卖糖葫芦的、一个卖艺的、一个卖绿豆的。”

随后刘铁锅又指了指自己:“一个铁匠,说到底不也是穷人。”

“可外地的来,你们又瞧得上?”

“还不是讥讽人家两句:臭外地的,上京城乞食来了。”

闻言,众人都哈哈大笑。

大哥别笑二哥,大家都一个样。

吴巧娘问道:“周姐姐,这浦东又在哪儿?”

南宋乾道、淳熙年间,已有五大盐场。

盐场之一,即“浦东盐场”,设浦东盐监官,下辖五个分场。

不过那时的“浦东盐场”应在现在的金山区东部及奉贤区西部。

明朝永乐年间“江浦合流”,黄浦江成为上海地区主河道。

以黄浦江为界,形成了浦江东西的格局,也就出现了“浦西”、“浦东”之地域。

嘉靖年间的《上海县志》记载:“……由闸港而下,若盐铁塘、沈庄塘,若周浦、三林塘,若杨淄溇,此为浦东之水也。

到了清初,更有:“上海赋役,大半出于浦东”之名。

雍正年间《分建南汇县志》记载:“鸡,产浦东者,有九斤黄、黑十二之名。”

周大脚对这些还是挺清楚,于是便一一说给众人听。

“听说那里大片的土地都是前朝徐阁老家的。”

“徐阁老死后就葬在浦东。”

“听说徐家有部分后裔在徐阁老的安葬地繁衍生息,初名徐家厍,后渐成集镇。”

“又因地处肇嘉浜与法华泾和漕河泾三水相汇之地,故世人称之为徐家汇。”

“这得多少钱啊,咱们大清就没收回来,分给八旗子弟?”张糖墩儿压低声音询问道。

周大脚解释道:“天下乌鸦一般黑啊,是宋也好,元也罢,明也成,清也算,皇帝要统治一个偌大的天下,还不是要靠这些士绅。”

“那你家不也是……”

周大脚连忙摆摆手:“人家是士绅,是士族,我家顶多算个地主……还是那种发家不到百年的。”

“而且我家还……”

周大脚长叹一口气,倒是让众人提起兴趣。

刘铁锅连忙追问道:“你别把说书那套搬出来啊,接着讲啊,你家咋了?”

周大脚小声道:“我说出去,你们可千万别给别人说。”

众人连忙拍胸脯保证,催促着周大脚讲下去。

“前朝崇祯皇帝的皇后姓周,所以崇祯的岳父也姓周,叫周奎。”

“你这不废话嘛,女儿都姓周,难不成父亲姓张……”

张糖墩儿的调侃声戛然而止,不可思议的望向周大脚:“你家还是前朝的皇亲国戚啊?”

刘铁锅补充道:“不对呀,我听先生讲过,大清刚入关的时候,崇祯岳父不是因为前明太子之事——”

刘铁锅拖着长音调,手掌横起如刀一般在脖子划过:“就不知所踪了嘛,就剩个孙子在北京城,落得落魄的很,也不知是死了还是去外地乞讨了”

“你家要真是周奎后代,还能活到现在?”

“是也不是。”

周大脚摇摇头又点点头,接着解释道:“我家是周奎亲戚的亲戚,他当了国丈,就来投靠,也就在北京城安家落户下来。”

“至于怎么活下来的……只能说我家比较识时务吧。”

虽然周大脚没言明,但大家都懂识时务是什么意思。

无非李自成入京、大清入京的时候没抵抗,甚至还帮着开门呗。

不过,也没人去调侃、讥讽周大脚。

这事是他祖上的做的,和她一个女子有什么关系?

再说了,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挺孕肚守寡后,错嫁的亡夫回来了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被废三年后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大明补牙匠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