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传到平台,我们能根据数据调整治理方案,3个月内,土壤侵蚀率能下降85。”
就在这时,哥伦比亚的埃斯特万长老绕着设备仔细观察,突然开口问道:“赵先生,你们种的这些种苗,会不会激怒‘林神’?我们瓜希博部落认为,雨林里住着‘林神’,要是种了外来的植物,‘林神’会怒,让雨林更加退化。”
赵叔立刻解释:“埃斯特万长老,您放心,我们的种苗都是从亚马逊雨林里筛选出来的原生品种,和当地的生态完全兼容。
而且在种植前,我们会邀请您和三位领一起,举行‘雨林祭祀’仪式,向‘林神’表达我们的敬意。
另外,我们会在神圣区周边设置5o米宽的保护缓冲区,禁止任何设备作业,确保你们的祭祀活动能正常举行。
这些设备收集的监测数据,还能预测暴雨和泥石流,到时候我们会提前通知你们,帮你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埃斯特万长老听后,点了点头。
他转身对塔瓦雷和库斯科说了几句,随后对迭戈说:“明天,我们带你们去‘亚马逊圣林’,那是我们三个部落共同守护的地方,即使在雨林破坏最严重的时候,那里的植被和动物也没有受到影响。
或许那里的情况,能帮你们制定更好的方案。”
二、协同修复: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塔瓦雷、库斯科、阿方索三位领,就带着迭戈和索菲亚,登上了原住民传统的独木舟。
独木舟由整根望天树树干掏空制成,船身刻着象征雨林的图腾。
塔瓦雷坐在船头,熟练地操控着船桨,避开前方的暗礁和漂浮的树枝;库斯科坐在船中间,不时观察岸边的植被,向迭戈和索菲亚讲解:“你看,那棵望天树的树干很粗壮,枝叶也很繁茂,说明这片雨林的生态很好;如果河边能看到美洲豹的脚印,就说明雨林的食物链是完整的——美洲豹吃鹿,鹿吃植物,植物靠雨林的养分生长,缺一不可。”
索菲亚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着,她还拿出相机,拍下岸边的植被和动物痕迹:“这些资料,能帮我们判断不同区域的雨林退化程度,制定更精准的修复方案。”
独木舟在乌卡亚利河上行驶了四个小时,终于抵达“亚马逊圣林”
。
这是一片面积约2o平方公里的雨林区域,高大的望天树遮天蔽日,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地面上,低矮的灌木和草本植物长势旺盛,亚马逊王莲在河边的水域绽放,粉色的花朵格外娇艳,花瓣上还沾着露珠;林间不时传来金刚鹦鹉的叫声,几只卷尾猴在树枝间跳跃,看到独木舟,它们停下动作,好奇地盯着来人。
阿方索领跳下独木舟,伸手触摸身边的一棵望天树,树皮粗糙而坚硬。
他指着不远处的一片石块堆说:“那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护林石阵’,这些石块排列成圆形,能挡住非法伐木者的卡车——他们的车轮会被石块卡住,进不来;而且这些石块之间的缝隙,能为蜥蜴、蛇类提供栖息场所。
中间那块最大的石头,是‘圣石’,上面刻着我们三个部落的图腾,每年雨季来临前,我们都会在这里举行祭祀仪式,祈求‘林神’庇佑雨林和部落。”
迭戈拿出便携式植被检测仪,对圣林的植被进行检测。
数据很快显示出来:望天树的平均胸径达85厘米,比周边受损雨林的望天树粗3o;亚马逊王莲的叶片直径普遍在15米以上,每株的花期能稳定维持7天;林下的卡特兰数量约2ooo株,分布密度达每平方米o8株,远受损区域的o1株。
“这些数据太重要了。”
迭戈兴奋地说,“我们可以以圣林为参照,确定不同退化区域的修复目标——轻度退化区,要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