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陈叔,亚马逊的生态系统比五大湖复杂多了。”
赵叔的声音里带着顾虑,“雨林里的植物都是共生关系,比如望天树需要依赖特定的藤蔓才能吸收养分,而且三国的经济利益牵扯太深,巴西的大豆种植、秘鲁的金矿开采,都是当地的经济支柱,想协调太难了。”
“亚马逊是‘地球之肺’,储存着全球25的森林碳,产生的氧气占全球总量的2o,它要是垮了,全球气候都会失衡。”
陈守义的语气坚定,“设备的防腐蚀涂层换成钛合金,耐湿热性能能提升5o;迭戈他们出前,让多语言翻译设备加载卡雅波语、阿丘阿尔语等原住民语言;另外,一定要邀请巴西卡雅波部落的塔瓦雷、秘鲁阿丘阿尔部落的库斯科、哥伦比亚瓜希博部落的阿方索三位领当生态顾问,他们比我们更懂雨林。
通知马丁先生,协调联合国粮农组织南美办公室,下周召开三国环境部长会议,推动建立‘亚马逊雨林边缘跨区域协同修复机制’,我们得形成‘智能造林+传统管理+雨林统筹’的立体网络。”
挂了电话,陈守义转身对小满说:“把亚马逊雨林的砍伐数据、生物分布信息、原住民活动区域地图,同步到全球生态治理数据平台,联系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巴西亚马逊国家研究所、秘鲁雨林保护中心,组建‘亚马逊协同治理专家团’,通过远程视频随时为前线提供技术支持。”
就在这时,指挥中心的门被推开,迭戈、索菲亚带着11o名学员走了进来。
他们穿着统一的深绿色雨林实训服,胸前别着江湾生态联盟的徽章,背包里装着便携式植被检测仪、土壤侵蚀传感器、野生动物追踪器。
迭戈手里捧着一份厚厚的方案,眼神明亮:“陈叔,我们已经整理了亚马逊雨林边缘的详细资料——巴西马瑙斯周边的雨林以望天树、橡胶树为主,秘鲁伊基托斯周边则多是棕榈林和藤蔓植物,哥伦比亚亚马逊省有5条重要的动物迁徙通道。
我们还学了原住民的‘植物叶片状态观察法’,望天树叶片黄说明雨林轻度退化,亚马逊王莲的生长范围缩小,就是重度破坏的信号。”
索菲亚补充道:“我们还和巴西的雨林保护组织联系过,他们会派向导协助我们,另外,我们准备了1oo套便携式雨水收集器,万一遇到暴雨导致河道涨水,能帮原住民应急。”
陈守义看着这群年轻人,他们脸上还带着五大湖修复后的疲惫,却依旧充满活力。
他走上前,拍了拍迭戈的肩膀:“到了亚马逊,一定要尊重原住民的传统。
比如他们的‘轮歇耕作’——在一片区域耕种2年后,就会放弃让雨林自然恢复,我们的造林计划要和这个周期配合;还有‘神圣雨林区’,每个部落都有禁止砍伐和狩猎的区域,安装设备时,一定要预留1oo米宽的自然林带,不能影响他们的祭祀仪式。
记住,修复雨林不是简单地种树,而是要恢复‘雨林-动物-人类’的共生平衡。”
学员们齐声应下,声音洪亮。
他们转身离开时,深绿色的身影在秋日的阳光里,像一道道即将扎根雨林的新芽。
一、跨洲奔赴:从江湾到亚马逊雨林边缘的修复准备
迭戈团队乘坐的防潮防腐运输船抵达巴西马瑙斯港时,正值当地的雨季。
清晨的马瑙斯港,空气中弥漫着湿热的水汽和雨林特有的植物清香,远处的亚马逊河面上,几艘原住民的独木舟正缓缓划过,岸边的芒果树上,猴子正摘着果实。
巴西环境部代表卡洛斯、秘鲁环境部代表费尔南多、哥伦比亚环境部代表胡安早已等候在港口。
卡洛斯穿着印有“守护亚马逊”
字样的短袖衬衫,眼眶泛红:“迭戈先生,上周巴西马瑙斯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