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和经济政策的书上。或许,可以从轧钢厂的“三产”(第三产业)入手?利用厂里的闲置资源或边角料,搞一个挂靠在厂里的“劳动服务公司”,名义上为厂里服务,实则对接南方需求?
这需要说服厂里的实权人物,比如…李有才?
林烨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李有才是个贪婪而谨慎的人,用利益或许能打动他,但必须要有足够的威慑,让他不敢轻易反噬。
看来,是时候再给李厂长“提个醒”了。
第二天一早,林烨直接去了轧钢厂厂长办公室。
李有才看到不请自来的林烨,眼皮猛地一跳,脸上挤出一丝僵硬的笑容:“哟,林烨啊,怎么有空来我这了?快坐快坐。”
“李厂长,不客气。”林烨自顾自坐下,开门见山,“我今天来,是想跟您谈笔生意。”
“生意?”李有才一愣,警惕起来,“什么生意?”
“我听说,南方特区建设急需各种五金标准件和小型建材。”林烨不紧不慢地说,“咱们厂设备和技术都是现成的,如果能承接一些这方面的加工业务,既能给厂里创收,也能给工人谋点福利。”
李有才皱起眉头:“这…这不符合计划啊!厂里的生产任务都是上面定的…”
“计划是死的,人是活的。”林烨打断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李厂长,只要您点头,打通环节,利润…我们可以谈。而且,这事做好了,是您的政绩。做不好…也只是下面人尝试创新,责任不到您头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