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黄昏。
夕阳的余晖将s市的天际线染成一片金红,港口区灯火渐次亮起,如同镶嵌在海岸线上的明珠。
然而,在这片繁华景象之下,一股无形的紧张气氛正在3号码头区域悄然弥漫。
林烨站在“悦来客栈”
狭小的房间里,最后一次检查自己的伪装。
他换上了一套略显宽大的港务局制服,戴着一顶压得很低的帽子和一副平光眼镜,脸上还做了些简单的修饰,让轮廓看起来更硬朗一些。
镜子里的人,与平时的林烨有七八分相似,但气质迥异,更像是一个沉默寡言、埋头工作的基层稽查员。
他摸了摸胸前口袋里的证件——“林海,港务局特勤科稽查员”
。
冰冷的塑封卡片,此刻却重若千斤。
这是通往龙潭虎穴的门票,也可能是他的催命符。
赵卫国没有再出现,也没有任何消息。
这反常的寂静,让林烨心中那根警惕的弦绷得更紧。
但他已经没有退路。
按照计划,联合检查小组将在“远星号”
靠泊后一小时内登船。
他必须准时出现在集合点。
他深吸一口气,将匕和信号器贴身藏好,玉佩和令牌紧贴胸口。
感受着那熟悉的温热,他混乱的心绪稍稍平静。
无论前方是什么,他都必须走下去。
推开房门,他融入傍晚街道的人流中,向着3号码头指定的集合地点——港务局调度中心侧门走去。
一路上,他敏锐地察觉到港区的气氛确实不同寻常。
巡逻的警察和港务保安数量明显增多,关键路口设置了临时检查点,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
显然,“上面”
确实加强了戒备,但这是为了保护,还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
的监视?林烨不得而知。
来到调度中心侧门,已经有三四个人等在那里,都穿着类似的制服,神色严肃。
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像是小组负责人的中年男人正在核对名单。
“林海?”
看到林烨走近,负责人抬头问道,语气平淡。
“到。”
林烨压低声音回答,递上证件。
负责人仔细看了看证件,又打量了一下林烨,似乎在确认身份。
林烨屏住呼吸,保持镇定。
几秒钟后,负责人点了点头,在名单上打了个勾:“归队。
这次是临时抽调的联合检查,重点查消防和危险品,都机灵点,别惹麻烦。”
“明白。”
林烨应了一声,站到队伍末尾,暗中观察其他组员。
这些人看起来都是普通的港务人员,不像是“上面”
安排的接应。
看来,他的身份伪装确实只有赵卫国和极少数人知道。
不久,一辆中巴车开来,众人上车,驶向3号码头。
越是靠近码头,气氛越是紧张。
3号码头已经被临时封锁,入口处有持枪警察把守,只允许检查小组的车辆进入。
远远地,林烨已经能看到那艘停靠在泊位上的巨轮——“远星号”
。
那是一艘万吨级的散装货轮,船体斑驳,显得颇有年头,桅杆上悬挂的旗帜在晚风中猎猎作响。
从外表看,它与港口里其他货轮并无太大区别,平凡得甚至有些不起眼。
但林烨知道,这平静的外表下,隐藏着足以掀起惊涛骇浪的秘密。
中巴车在码头警戒线外停下。
小组负责人下车与警方交接后,示意大家步行登船。
踏上通往舷梯的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