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你可以找个由头,以咨询业务的名义去拜访一下,探探口风。
记住,别提陈永革的事,就当什么都不知道,重点是了解当前的政策导向和可能的机会。”
“明白!
谢谢赵主任!”
林烨接过纸条,如获至宝。
这是赵卫国递出的橄榄枝,也是将他引入更核心圈子的门票。
“还有,”
赵卫国补充道,“你那个贸易部,规模太小了。
可以考虑注册一个更正式的公司,注册资本弄大一点,看起来像样些。
手续方面,我可以帮你协调。”
成立公司!
这正是林烨下一步的计划!
有了赵卫国的支持,这事就容易多了。
“太好了!
我正有此意!
赵主任,您看注册成‘烨华实业有限公司’怎么样?主营建材贸易和实业投资。”
林烨顺势提出自己的想法。
“烨华实业?名字不错,气派!”
赵卫国点点头,“就这么定吧。
你先去准备材料,我这边帮你打招呼。”
离开供销社,林烨心潮澎湃。
陈永革的倒台,不仅清除了一个障碍,更重要的是,迫使赵卫国改变了态度,开始真正将他视为合作伙伴,并主动提供资源。
这比他预想的进展要快!
他立刻行动起来。
一方面,让阿强按照赵卫国给的线索,去打听规划委王副主任的喜好和行程;另一方面,开始着手准备注册新公司的材料,并让北方的父亲帮忙,尽快筹集一笔资金(哪怕只是走账用的)来增加注册资本,提升公司形象。
同时,他也没有忘记那盘录音带和与省委的联系。
他将录音带原件妥善保管,这是重要的护身符。
与谭正清那条线,更是需要长期维护的宝贵资源,不能轻易动用,但必须保持潜在的联系。
几天后,林烨精心准备了一份关于“特区建材市场需求与标准化供应”
的“商业计划书”
,带着新印的“烨华实业(筹备中)总经理”
的名片,在赵卫国的引荐下(一个电话),拜访了规划委新任的王副主任。
王副主任四十多岁,戴着眼镜,看起来斯文干练。
他对林烨的到来并不意外,态度客气但保持距离。
林烨没有提任何敏感话题,只是就建材供应、产业配套等专业问题进行了请教,展现了自身的专业性和对特区建设的热情。
会谈时间不长,但气氛融洽。
临别时,王副主任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林经理年轻有为,想法很好。
特区建设需要你们这样的年轻企业家。
以后有什么好项目,可以按程序提交上来讨论。”
这句话,看似官方辞令,实则暗藏玄机。
“按程序提交项目”
,这等于开了一个口子!
只要林烨能拿出像样的、符合政策的项目计划,就有机会进入规划委的视野!
第一次接触,目的达到!
林烨知道,通往土地和项目核心信息的大门,已经被撬开了一条缝。
回到贸易部,他看着墙上那张简陋的营业执照,知道它很快就要被替换了。
“烨磊贸易部”
即将成为历史,“烨华实业”
将登上深圳的舞台。
夜色中,深圳的灯火似乎比以往更加明亮。
林烨站在窗前,感受着这座城市的脉搏。
陈永革的风波渐渐平息,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正伴随着权力的更迭和市场的躁动,汹涌而来。
他已经做好了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