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厚一沓钞票,沉甸甸地揣在怀里,像一块坚硬的护心镜,让林烨的腰杆挺得更直。
一万多块钱!
在1983年的中国,这绝对算得上是“万元户”
了,是无数人艳羡和仰望的存在。
这笔钱,不仅意味着家人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更意味着他有了撬动更大机遇的底气。
他没有被这笔横财冲昏头脑。
相反,他更加冷静。
这笔钱来得快,风险也大,绝不能长久依赖。
他必须尽快将这笔“热钱”
转化为更安全、更具成长性的资产或事业。
阿强尝到了甜头,还想继续干几票大的,被林烨果断制止了。
“阿强,这行当是悬崖边跳舞,一次两次是运气,多了肯定出事。”
林烨语重心长,“我们现在有了本钱,得想想正经路子。”
阿强虽然有些不甘心,但见识过林烨的手段和眼光,还是点头答应了:“林哥,我听你的。
你说干啥就干啥!”
安抚好阿强,林烨开始认真规划下一步。
他再次梳理了手头的资源:
资金:一万两千元左右。
人脉:赵卫国(供销社副主任,关系暧昧)、阿强(本地灰色地带混混,可用但需警惕)。
信息:对深圳特区初期建设、土地潜在价值有前认知。
秘密:盘龙玉佩(功能未知)、铁箱(关联前世谜团)。
他的目标很明确:利用信息差和资金,在深圳特区早期土地升值浪潮中,攫取第一桶真正意义上的“大金”
!
但直接圈地,目前来看障碍重重。
政策不明,关系不够硬,资金也远远不足。
他需要一个跳板,一个既能快积累更多资本,又能为他接触土地信息铺路的切入点。
他想到了赵卫国之前提过的“正经路子”
——利用本地资源做点小加工或贸易。
这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能以合作建厂、设立办事处等名义,先在小范围内拿到一块工业用地或宅基地的使用权,哪怕面积很小,也是未来置换或升值的基础。
而且,有了一个实体企业作为掩护,他活动起来也会更方便,更能接触到一些核心的信息和人脉。
思路渐渐清晰:
1短期目标:利用现有资金,在深圳注册一个挂靠性质的“公司”
或“加工厂”
,名义上从事五金加工或建材贸易,实际目的是以此为平台,接触土地信息,并作为下一步行动的基地。
2中期目标:通过这个实体,积极参与特区早期的建设,积累人脉和信誉,等待土地政策松动或出现机会,伺机拿下有潜力的地块。
3长期目标:实现土地资产的巨额增值,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为后续更大的商业版图打下基础。
同时,关于铁箱和前世谜团的调查,也不能停止。
这关乎他自身的来历和玉佩的秘密,或许也隐藏着巨大的机遇或危险。
赵卫国是这条线的关键,需要更巧妙、更谨慎地接触。
打定主意后,林烨再次去找赵卫国。
这一次,他带了两条好烟和一瓶好酒。
“赵主任,又来打扰您了。”
林烨态度恭敬。
“小林啊,坐坐坐。”
赵卫国看到他手里的东西,脸上笑容更盛,“怎么,上次说的事有眉目了?”
“托您的福,有点小进展。”
林烨坐下,诚恳地说,“我回去仔细想了想,您说得对,脚踏实地最重要。
老想着一步登天不现实。
所以,我想先踏踏实实做点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