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微亮,招待所外的喧嚣便已开始。
林烨几乎一夜未眠,铁箱里的东西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心头。
他强迫自己冷静,现在不是深究前世谜团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处理好眼前,绝不能让人现这个箱子的存在。
他仔细检查了房间,确认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后,将铁箱用油布重新包好,塞进挎包最底层,上面用换洗衣物仔细掩盖。
白天他必须外出,箱子带在身边风险太大,留在房间更不安全。
思忖片刻,他趁着清晨人少,溜到招待所后院,找了一处堆放杂物的角落,将铁箱藏在一个废弃的破水缸下面,用碎砖烂瓦掩盖好。
做完这一切,他才稍稍松了口气,回到房间洗漱。
冰冷的水拍在脸上,让他混乱的思绪清晰了一些。
无论那箱子里藏着什么惊天秘密,他现在都必须先扮演好“林烨”
这个角色,一个来深圳寻找商机的北方青年。
上午,他按照计划,拿着赵卫国给的纸条,去拜访名单上的一家建筑公司后勤科负责人。
对方看在赵卫国的面子上,还算客气,但一听是北方来的小厂想供应标准件,便兴趣缺缺。
“小林同志,不是我们不支持,现在这边供货渠道很稳定,价格也透明。
你们厂要是没有特别大的价格优势,很难插进来啊。”
负责人打着官腔。
林烨早有预料,他本意也不是真来推销螺丝螺母的。
他借机询问了当前建材市场的行情、工地的需求以及本地办事的一些“规矩”
,对方倒也透露了一些信息。
林烨默默记下,这些都是宝贵的情报。
离开建筑公司,他又在蛇口和罗湖的几个主要工地和市场转了一圈,仔细观察着各种建材的价格、运输方式和交易流程。
他现,这里虽然机会多,但竞争也异常激烈,而且地方保护主义和各种“潜规则”
盛行,一个外来户想轻易分一杯羹,难如登天。
这更坚定了他另辟蹊径的想法。
常规的贸易和加工,门槛高,见效慢。
而土地,这个尚未被大多数人意识到的巨大金矿,才是他实现跨越式展的关键。
中午,他在一个路边摊吃快餐时,敏锐地察觉到似乎有人在暗中观察他。
那是一种若有若无的视线,来自马路对面一个看报纸的男人。
当他看过去时,对方立刻低下头,装作专心读报。
被盯上了?林烨心中冷笑。
是因为他昨天在蛇口工地转悠引起了注意?还是因为他拜访赵卫国的事情传了出去?在这片鱼龙混杂的地方,任何陌生面孔都可能被各方势力留意。
他不动声色地吃完东西,付钱离开,没有直接回招待所,而是故意在复杂的街巷里绕了几圈,利用人群和地形,轻易地甩掉了可能的跟踪。
这点反跟踪技巧,对他而言只是小儿科。
下午,他再次去了宝安县供销社,想再找赵卫国聊聊,看看能不能套出更多关于土地政策的信息。
但这次赵卫国不在,办公室的人说他去市里开会了。
林烨没有停留,转而去了当时深圳唯一一家像样的新华书店,想找找有没有关于特区土地政策或规划的文件。
结果令他失望,公开的资料少之又少,只有一些宣传性的小册子。
信息的匮乏,反而让林烨更加确信,此时介入土地,正是时机!
当所有人都看不清规则的时候,胆大心细、敢于下注的人,才能获得额回报。
傍晚,他回到招待所附近,没有立刻回去,而是在外面找了个小馆子吃了晚饭,等到天色完全黑透,才绕到后院,警惕地观察四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