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清晨的空气中混杂着海腥味和工地扬尘的气息。
林烨站在罗湖区一栋新建成的六层楼天台,俯瞰着脚下这片正在疯狂生长的土地。
远处,国贸大厦的钢结构骨架已初具雏形,像一柄利剑直指苍穹。
"
林生,货到了。
"
赵广财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他穿着一件不合身的西装,额头带着汗珠,显然刚经历了一番奔波。
林烨转身,看见两个沉甸甸的旅行袋放在水泥地上。
他蹲下身拉开拉链,里面整齐码放着一捆捆国库券,散着特有的油墨气味。
"
多少?"
"
面值八万七,成本六万三。
"
赵广财压低声音,"
按特区银行的兑付价,能换九万五港币。
杨老板那边等着要八万港币应急,剩下的就是咱们的利。
"
林烨快心算。
一点二万的毛利,刨去运输和打点,净赚八千。
这比县城一个月的利润还高。
但他脸上不见喜色,反而微微皱眉:"
路上顺利吗?"
赵广财擦了把汗:"
遇上两次查车,幸亏有杨老板给的通行证。
不过"
他欲言又止,"
我总觉得有人盯着。
"
林烨眼神一凝。
这已是本月第三批大额券源,树大招风的道理他懂。
特区看似机会遍地,实则暗流汹涌。
各路势力盘根错节,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
先兑付。
"
林烨拉上旅行袋,"
分三家银行,今天必须办完。
"
上午九点,中国银行深圳分行门口已经排起长队。
林烨让赵广财在对面茶馆望风,自己提着第一个旅行袋走进营业厅。
柜员是个年轻姑娘,检查券面时突然抬头看了他一眼:"
同志,请稍等,我叫下主任。
"
林烨心中一紧,表面却不动声色:"
好的。
"
主任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仔细核对了每一张券,最后推了推眼镜:"
数额较大,需要上级授权。
您下午再来取款可以吗?"
"
可以。
"
林烨微笑,手心却已沁出细汗。
他敏锐地注意到,主任检查时特别关注了券面的编号区域。
走出银行,他立即改变计划:"
老赵,剩下的换地方兑。
我感觉不对劲。
"
果然,当他们在建设银行办理第二笔兑付时,两个穿着工商制服的人走了进来。
林烨当机立断,借口上厕所从后门离开,留下赵广财周旋。
"
有人举报我们洗钱。
"
半小时后,赵广财在约定地点汇合,脸色白,"
幸亏你跑得快。
"
林烨沉默地看着街对面。
一个戴鸭舌帽的男人站在报摊前,看似在读报,视线却不时扫向这边。
"
回住处说。
"
他拦了辆出租车,故意绕了三圈才回到租下的筒子楼。
狭小的房间里,两人对着旅行袋沉默。
八万七千面值的国库券,如今成了烫手山芋。
"
是杨老板?"
赵广财忍不住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