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用来制造金钟罩的那款纳米导电聚合物,它的核心原材料,据我所知目前只有一家美国公司能够生产,是吧?”
石坚的这个问题十分直接,刚刚还因为通过了技术审查而兴奋不已的众人,此时心凉了半截。
控制中心里,死一般的寂静。
王海冰和张明,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额头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这个问题是死穴,是一个他们目前根本无法解决的死穴。
“是的。”
林远没有回避,也没有狡辩。
他迎着石坚的目光,平静地承认了这个事实。
“tdat前驱体,我们目前确实还无法实现自主量产。
我们的供应链在最上游的原材料端,依旧存在着被卡脖子的风险。”
这个坦诚的回答,让石坚脸上露出了失望。
“所以,”
他的声音,得愈冰冷,“你们今天,给我看的这一切,不过是一个建立在沙滩之上的华丽城堡而已。”
“你们的芯片,设计得再精妙,封装得再坚固。
但只要最上游的水龙头,还掌握在别人的手里。
他们随时可以让你们所有的努力,都变成一堆一文不值的电子垃圾。”
“林远,”
他看着林远,那眼神像是在看一个天真的学生,“你还是没有明白。”
“什么叫真正的自主可控。”
“它不是一个技术问题,它是一个哲学问题。”
“从第一行代码,到最后一颗螺丝钉,从最底层的原材料,到最上层的应用软件。
整个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1oo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哪怕它因此会变得更笨重,更昂贵,效率更低。
但至少它是我们自己的,是任何人都无法从我们手中夺走的。”
“这就是我们这一代军工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唯一信条。”
“而你们,”
他的目光扫过林远等人,“你们走的依旧是一条市场换技术的老路,你们依旧在幻想着,可以利用全球的供应链来为自己服务。”
“我告诉你,这条路在和平时期或许行得通。
但在真正的战争面前,它不堪一击!”
这番话充满了老一辈军工人,那种近乎于原教旨主义的偏执追求。
控制中心里,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王海冰和张明,甚至都已经被石坚身上那股强大的气场,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林远将会在这番质问面前无言以对时。
林远却突然笑了。
“石教授,”
他看着眼前这位值得尊敬,却又无比固执的老人,缓缓地摇了摇头,“您说的都对。”
“但是,您也错了。”
“什么?”
石坚的眉头一挑。
“您对自主可控的理解,还停留在物理世界的层面。
您追求的是一种物理上的闭环。
就像造一辆坦克,您希望从钢板到动机到炮管,全部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
“这种思路,在机械工业时代是正确的。”
“但是石教授,”
林远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时代已经变了。”
“在今天这个,由软件和标准定义的数字时代。
真正的自主可控,其核心早已不再是物理上的闭环。”
“而是规则上的主导权。”
“规则?”
石坚的眼中,闪过一丝不解。
“没错。”
林远点了点头,他拿起笔,画下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石教授,我给您举个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