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仔!
再搬一箱啤酒过来!”
大排档里,李俊峰的声音在鼎沸的人声中,显得格外有穿透力。
林远疯狂的计划,点燃了他内心深处的躁动。
两人没有再谈论任何细节。
只是一杯接一杯地,喝着最廉价的珠江啤酒,聊着最不着边际的理想。
直到东方既白,那箱啤酒见了底。
“林老弟,”
李俊峰的脸上,带着酒后的红晕,
“你先回去。
这个计划,太大,也太险。
我需要时间去说服贺董,说服我们董事会里那些老家伙。”
“我明白。”
林远点了点头,“李哥,这件事不急。
慢工出细活,咱们细水长流。”
“不,很急!”
李俊峰摇了摇头,“在这个时代,慢就是等死!
你等我消息!”
两人在晨曦微光中,用力地握了握手,就此分别。
返回江州的飞机上,林远没有休息。
他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将自己那个还略显粗糙的构想,进行了一次详尽的梳理和细化。
从标准的底层架构,到安全认证的技术细节;
从联盟的组织形式,到利益分配的初步模型……
他将每一个环节,都反复地推演,将每一个可能遇到的风险,都一一标注。
当飞机降落在江州机场时,一份名为《开源物联网生态标准的战略构想》的ppt,已经完成。
江南之芯集团,董事长办公室。
林远直接将刘华美和王海冰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情况,就是这样。”
林远将自己与李俊峰的大排档之约,以及那个制定产业标准的疯狂计划对两人和盘托出。
办公室里,安静了下来。
纵然是早已见惯了林远天马行空,王海冰,刘华美两人还是难以掩饰的震惊。
“林……林董,”
最先开口的是刘华美,她的声音都有些干涩,“您……您确定,我们真的要这么干吗?”
“这个计划,这……这是在‘赌命’啊!”
她快步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几乎是下意识地就开始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点一:技术可行性。”
她的目光,转向了王海冰,“老王,你先来说。
这个所谓的开源底层连接协议和统一的安全认证体系,从技术上我们真的能实现吗?需要投入多少资源?周期有多长?”
王海冰被点到名,深吸了一口气,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走到白板前,看着林远那张依旧平静的脸,苦笑着说道:
“林董,说实话,您这个构想,在技术层面,是……是前的,甚至是颠覆性的。”
“先说开源协议。
我们确实可以,基于我们天璇架构的底层驱动,开出一套api接口,供第三方开者调用。
但是,”
他的眉头,紧紧地锁在了一起,
“这背后意味着海量的工作。
我们需要编写数以万行计的代码,需要撰写厚得像字典一样的开文档,更需要投入数百名工程师,去为成千上万的开者,提供常年的技术支持。”
“再说安全认证。
这就更难了!”
他的声音,变得愈凝重,
“安全,是一个体系工程。
它不仅涉及到芯片底层的硬件加密,更涉及到操作系统、传输协议、云端服务器等每一个环节。
我们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去定义一整套的安全标准。
这需要国家级的密码管理局、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甚至军方背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