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他按了一下手中的遥控器,巨大的屏幕上,瞬间弹出了一份ppt。
ppt的标题,赫然是:关于“启明一号”
芯片应用于智能家电体系的n种潜在风险。
“第一,可靠性。”
李俊峰的目光,直视着王海冰,“你们的芯片,没有任何大规模商业应用的记录。
我怎么能相信,把它用在我们产品上不会出现问题?”
没等王海冰回答,李俊峰的第二张ppt已经打了出来。
“第二,成本。”
他的目光转向刘华美,“刘总,你们给出的报价,确实比我们现在的供应商,日本的瑞萨和美国的德州仪器,要低百分之二十。
但是,这只是芯片本身的采购成本。
为了适配你们这款全新的芯片,我们所有的产品主板,都需要重新设计、开模、测试,我们的软件工程师,需要为你们开全新的驱动和应用。
这些隐性成本,你们计算过吗?把这些加起来,你们那点价格优势,还存在吗?”
刘华美的脸色,也变得有些凝重。
李俊峰的第三张ppt,则直接对准了林远。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可持续性。”
李俊峰看着林远,语气变得意味深长,“林主任,我们都知道,‘江南之芯’是一个由政府主导的项目。
我们商界有句话,叫政策的春风来得快去得也快。
我们很担心,今天我们投入了巨额的资源,全面转向你们的平台。
过个两三年,省里的领导换届了或者政策转向了,你们这个项目会不会生变动?到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谁来为我们的投入负责?”
三个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一个比一个现实。
分别从“技术”
、“商业”
、“政治”
三个层面,彻底封死了林远他们所有的退路。
王海冰先站了起来。
他没有去反驳李俊峰的任何问题,而是从自己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了一个看起来很粗糙的装置。
那是一个由透明亚克力板搭建的架子,上面固定着一枚“启明一号”
芯片,芯片的周围,连接着各种复杂的线路,以及一个功率极大的电磁线圈和一个工业级的热风枪。
“李总,我知道说再多,都不如做一次。”
他当着所有人的面,启动了那个装置。
只见他先是用热风枪,对着那枚正在高运行的芯片,进行持续加温直到芯片表面的温度,在红外测温仪上显示,已经飙升到了一百二十摄氏度。
然后,他又启动了那个大功率的电磁线圈。
“滋滋滋——”
刺耳的电流声响起,一股强大的电磁脉冲,瞬间笼罩了那枚芯片。
会议室里d集团的几位工程师,脸色都变了。
他们知道这是在模拟最严苛的工业环境。
在如此高温和强电磁干扰下,任何一枚民用级的芯片,都会在瞬间崩溃,甚至被直接烧毁。
然而令人震惊的一幕生了。
在那块连接着芯片的小屏幕上,一段复杂的视频流,依旧在流畅地播放着,没有出现哪怕一帧的卡顿或者花屏!
王海冰关掉设备,将那枚依旧滚烫的芯片,用镊子夹起,递到了李俊峰的面前。
“李总,这就是我们的可靠性。
它也许没有经历过千万级的市场检验,但它经历过我们实验室里,比这残酷十倍的折磨。”
李俊峰看着那枚芯片,眼神中露出了一丝动容。
紧接着,刘华美也站了起来。
“李总,您不愧是成本控制专家。
您提到的隐性成本问题,确实是我们国产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