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省委大院附近的一家普通快捷酒店房间里,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头。
林远彻夜未眠。
他手捧着那份写满了萧若冰批注的材料,逐字逐句地研读。
他越看,心中越是震撼。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修改意见”
,这简直是一次从灵魂到骨架的脱胎换骨。
萧若冰完全跳出了一个市级项目的局限,她将项目的定位,从简单的“企地合作”
,直接拔高到了探索我省老工业基地转型与欠达地区生态扶贫相结合的新路径的战略高度。
她将政策的切入点,从申请扶贫资金,精准地调整为对接“全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战略规划”
。
她甚至建议,将汇报的主体,改为关于以江钢集团为试点,打造我省“产业飞地模式,破解区域展不平衡难题的几点思考。
每一个改动,都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切中了每个领导最关心的脉搏。
林远心中感慨万千。
他知道,这份批注,是萧若冰用她所有的专业知识和政治智慧,为他量身打造的一件“黄金铠甲”
。
他拨通了顾盼的电话,将萧若冰的核心修改意见,告知了对方。
电话那头的顾盼,听完后,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许久,他才推了推眼镜,提出了一个更刁钻的建议:“林董,这份方案已经近乎完美。
但我建议,在向张主任汇报时,我们可以在‘资金来源’这一块,我认为可以说得模糊一些,只提‘将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国际战略投资’,而不点明是柳氏集团和德国克虏伯。”
“这样,如果张主任问起,您就可以顺势,将话题引到‘如何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激国内外资本参与国企改革活力’这个他可能更感兴趣的宏大话题上,将我们的项目,变成一个可以探讨的‘范例’,而不是一个单纯需要他审批的项目。”
林远对顾盼这种“挖坑设问,引君入瓮”
的思路,大加赞赏,立刻采纳。
挂了顾盼的电话,林远又点燃一支烟,他默默的走向窗台,望向了省立医院的方向,心中久久无法平静。
这一次是萧若冰给他给予了极大的助力,其实他明白,这个时候的萧家如强弩之末,萧若冰完全没必要在这件事上为他出面争取了。
毕竟萧父倒下后,改委的张主任是极有可能不给萧若冰面子的。
这种被拒绝的风险,对于一向高傲的萧若冰来说,比杀了她还难受,但她依然选择最后送了林远一程。
“女人心海底针啊!”
林远掐灭了烟头,走向了床铺。
……
第二天上午,省改委,主任办公室。
装修简朴,但风格很是威严。
省改委一把手张承志,接待了林远。
他的态度,客气,但眼神里,却带着审视和显而易见的距离感。
他没有主动提萧家的事,只是公事公办地让林远“简要汇报一下江钢的自救方案”
。
林远心里极其没底。
但很快林远沉着应对起来。
他将融合了三人智慧的最终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了汇报。
他没有一句废话,通篇都是对政策的解读、对数据的分析、对项目前景的展望。
他的汇报,不像是一个来“求人办事”
的下级,更像一个在进行学术交流的专家。
汇报过程中,张承志突然打断了他。
“林远同志,”
他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你这个模式思路,听起来很新颖。
但是,你如何保证,江钢的投入,和青川的产出,能够形成一个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