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的海淀路,路灯还亮着昏黄的光。
刘子怡站在"
沐言网咖"
的玻璃门前,北方的冬天,进入十月份,天气是很凉的。
刘子怡呵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结。
她搓了搓手,掏出钥匙打开卷帘门——这是她连续第七天最早到店。
虽然这几天总是第一个到这里,但是她很开心,因为她知道这是她事业的起步。
网咖已经完成全部招聘,同时她也已经多次对新员工进行培训。
今天是网咖开业最后一天,刘子怡正准备最后调试和宣传。
"
通电测试!
"
她对着空荡荡的店堂喊道,声音在未完工的装修空间里回荡。
按下总开关的瞬间,整个网咖亮如白昼。
5o台显示器同时亮起蓝色待机画面,像一片微型的电子海洋。
刘子怡走到弧形服务台前,指尖抚过磨砂玻璃台面。
这个设计是李沐言坚持的,说"
方便你肘部支撑"
,可她从没告诉过任何人自己右肘有关节炎。
就像他坚持所有椅子都必须符合人体工学,说"
久坐不伤腰"
。
“他为什么那么了解我呢,感觉他身上有很多未解之谜。”
她正在自言自语的思索中,身边传来开门声音。
"
子怡姐,宣传单样本好了!
"
大学生兼职小王顶着黑眼圈推门进来,手里捧着还散着油墨香的彩页。
刘子怡接过仔细查看。
彩页上方是网咖实景照片,下方分栏列着"
学霸翱翔区"
、"
电竞娱乐区"
和"
情侣爱包厢"
三大特色。
这正是她的创意——不像传统网吧烟雾缭绕,沐言网咖要打造"
第三空间"
概念。
"
标题改成京都学子选。
"
她用红笔圈出,"
燕大那边印燕大学子,别用统一版本。
"
小王瞪大眼睛:"
这得做五版不同宣传单啊?"
"
六版。
"
刘子怡翻开预约登记本,"
还有中科院研究生院。
"
她掏出手机计算器,"
按每校2ooo张算,今天下午必须完。
"
等小王走后,刘子怡从包里掏出2o页的员工手册。
这是她熬了三个通宵写的,从微笑标准到火灾应急预案一应俱全。
前世在连锁网吧打工的经验全派上了用场,只是这次,她是制定规则的人。
上午九点,第一批兼职大学生到店。
刘子怡站在服务台后,腰背挺得笔直:"
欢迎加入沐言团队。
我是刘子怡,运营经理。
"
这个头衔让她心头一热。
培训从站姿开始。
"
脚跟并拢,重心在两脚之间,双手自然交叠……"
刘子怡示范时,马尾辫纹丝不动,像个专业的空乘人员。
新员工们面面相觑,没想到网吧培训这么正规。
"
顾客进门三秒内必须问候,水温保持在65度泡茶最佳,遇到醉酒客人要先隔离再报警……"
刘子怡的声音在店内回荡。
没人知道这些细节都来自她前世血泪教训——被热水烫伤的手腕,被醉汉砸破的额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