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个生在大石桥的故事:
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大石桥,生活着一个名叫孙守义的年轻人,他身材魁梧,浓眉大眼,是大石桥一家铁匠铺的学徒。
这家铁匠铺位于大石桥的一条老街,平日里来来往往的人不少,孙守义就在铺子的角落里,跟着师傅认真地学习打铁手艺。
他为人憨厚老实,每天都早早地来到铺子,生火、拉风箱、抡大锤,干得十分起劲,那熊熊的炉火映照着他满是汗水却又充满坚毅的脸庞。
大石桥有个日本驻军据点,日军的残暴行径如同笼罩在大石桥上空的阴霾。
他们时常成群结队地到周边村庄烧杀抢掠,所到之处,鸡犬不宁。
村民们的房屋被烧毁,粮食被抢走,年轻的姑娘被侮辱,老人和孩子也难逃他们的毒手。
有一次,孙守义亲眼看到一群日军押着几个村民,其中一个老人因为走得慢了些,就被日军用枪托狠狠地砸在背上,老人痛苦地倒在地上,日军却哈哈大笑,那笑声如同恶魔的咆哮,让孙守义的心中燃起了无尽的怒火,他紧紧地握着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手心,暗暗誓一定要为乡亲们报仇。
这天,孙守义像往常一样在铁匠铺干活,无意间听到几个日军在门口用蹩脚的中文谈论着三天后要押运一批重要物资前往另一个据点。
他们一边说一边比划,还不时地出得意的笑声,仿佛这些物资已经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孙守义心中一动,他停下手中的活计,竖起耳朵仔细听着,把日军押运的时间、路线等细节都记在了心里。
等日军走后,孙守义再也坐不住了,他知道这是一个打击日军的好机会。
孙守义决定将这个消息传递给活跃在附近的抗日义勇军。
他趁着夜色,偷偷地避开日军的巡逻,离开了大石桥,向着山里奔去。
夜晚的山路崎岖难行,四周一片漆黑,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狼嚎打破寂静。
孙守义心中有些害怕,但一想到乡亲们遭受的苦难,他就咬咬牙,加快了脚步。
不知走了多久,他的脚磨出了血泡,衣服也被树枝划破了,但他终于找到了义勇军的营地。
营地里,篝火熊熊燃烧,义勇军战士们正在训练。
孙守义看到一个身材高大、眼神坚毅的人,经打听得知他就是义勇军队长李大山。
孙守义急忙跑过去,喘着粗气把日军押运物资的消息告诉了李大山。
李大山听后,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拍了拍孙守义的肩膀说:“兄弟,你来得太及时了,这是个好机会,我们不能错过。”
三天后,太阳刚刚升起,阳光洒在大石桥的土地上,却无法驱散人们心中的阴霾。
日军的押运队伍出现了,他们押着十几辆装满物资的马车,大摇大摆地走着。
马车上的物资被厚厚的帆布盖着,日军士兵们扛着枪,有的还哼着小曲,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
当队伍进入义勇军的埋伏圈后,李大山一声令下,义勇军们纷纷从草丛和树林中冲了出来,如同猛虎下山一般。
孙守义也拿着他从铁匠铺带来的大铁锤,跟在义勇军后面,喊着震天的口号冲向日军。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仇恨和怒火,那把大铁锤在他手中挥舞得虎虎生风。
一个日军士兵端着枪向他刺来,孙守义侧身躲过,然后猛地一铁锤砸在日军的枪托上,将枪砸飞,接着又一锤砸在日军的头上,日军士兵顿时倒在地上。
其他义勇军战士们也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枪声、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
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顿时乱了阵脚。
但他们很快反应过来,开始组织反击。
一个日军军官挥舞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