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人生百味一船载,谁解其中苦与辛
歌声苍凉,在江面上传得很远。
周明忍不住问:老伯,您为什么不投胎转世?
舍不得啊,老者望着雾蒙蒙的江面,这渡口就像我的孩子。
现在新桥修了,轮渡开了,没人需要摆渡了。
可那些亡魂还需要人引路不是?
船回渡口,周明下船时,老者叫住他:后生,给你看样东西。
他撩起衣襟,胸口有个碗口大的伤疤。
这是
救那孩子时,被水下的暗桩撞的。
老者整理好衣衫,劳驾你件事,帮我去看看那孩子。
他叫福根,应该住在江北的靠山屯。
周明还要再问,一阵江风吹来,雾散船消,渡口空空如也,只有相机里的照片证明刚才不是梦境。
后来周明真的找到了靠山屯,打听福根的下落。
村里的老人说,福根早就搬去省城了,现在是重点高中的老师,教出的学生个个有出息。
那孩子有良心,老人说,每年清明都回来,在渡口烧纸祭奠恩人。
周明最终没有去打扰福根,他把这段经历写进了报道里。
文章见报后,很多人专程来老渡口凭吊。
说来也怪,凡是诚心祭拜的人,在江边从没遇到过危险。
而老渡口的传说,也添了新的篇章。
有人说在起雾的夜晚,能看见两条船影:一条渡亡魂,一条救生人。
那是老陈头在阴间也闲不住,又干起了老本行。
江水悠悠,渡不尽人间悲欢;橹声欸乃,诉不完生死情义。
如今渡口旁立了块石碑,记录着这段传奇。
而那个破旧的木亭里,常年香火不断。
附近的船工开船前,都要来拜一拜。
他们说,拜过老陈头,行船就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