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柳如眉暴毙,巡抚赠千金抚恤
晓霜越想越觉得蹊跷。
她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柳如眉的后人。
在一个破旧的四合院里,一位百岁老人颤巍巍地取出一个木匣。
姑祖母不是病死的,老人老泪纵横,那日巡抚看中她的美貌,欲纳为妾。
姑祖母不从,当夜就
木匣里装着一封血书,是柳如眉临终前写下的:
妾虽卑贱,亦知廉耻。
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晓霜带着血书再访断魂台。
说也奇怪,她刚踏上戏台,就听见一声幽幽的叹息。
当晚,晓霜在戏台上完整地唱了一遍《牡丹亭》。
唱到一折时,她仿佛看见柳如眉在对她微笑。
从此,断魂台再没传出过幽怨的唱腔。
有人说在月圆之夜,能看见两个杜丽娘在台上对戏,一个凄婉,一个明媚。
晓霜后来成了昆曲名家,但她再没唱过全本的《牡丹亭》。
有人问起,她总是说:
戏台幽幽,演不尽悲欢离合。
那些戏中人,不是鬼魅,而是含冤的魂灵。
如今那支金步摇成了省昆剧院的镇院之宝,每个演杜丽娘的演员都要戴它上台。
更奇的是,但凡用心演戏的演员,都能在镜中看见另一个自己在帮她们上妆。
而晓霜终身未嫁,有人说她常在深夜对着那支金步摇说话,仿佛在与某个看不见的人倾诉心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