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的民间传说里,关于狐鬼精怪变化人形、魅惑书生的故事数不胜数。
但其中最令人毛骨悚然的,莫过于那披着美丽人皮、内里却是狰狞恶鬼的“画皮”
。
这东西比山魈更狡诈,比狐仙更狠毒,专挑那心思不净、贪恋美色的男子下手,吸其精血,蚀其魂魄。
这故事生在民国初年,吉林城外一个叫“榆树沟”
的地方。
沟里有个破落的书香门第,只剩一个叫陈世安的年轻秀才守着几亩薄田和半屋子旧书过活。
陈世安念过几年书,自视甚高,不甘心一辈子埋没在这穷乡僻壤,总想着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飞黄腾达。
奈何时运不济,几次乡试都名落孙山,心中愈苦闷,常借酒浇愁。
这年深秋,陈世安又因盘缠不足,从省城铩羽而归。
天色已晚,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冷雨,他急着赶路,便抄了近道,穿行于一片荒废已久的乱葬岗。
风声鹤唳,磷火飘忽,他心中毛,脚下加快,却不慎被一物绊倒,摔了个结结实实。
他骂骂咧咧地爬起来,回头一看,绊倒他的竟是一个埋在荒草里的、尺许见方的描金漆盒!
那盒子做工精致,不似寻常人家之物。
陈世安心中一动,也顾不得害怕,将盒子挖了出来,揣在怀里,冒雨跑回了家。
回到他那清冷的书房,点燃油灯,陈世安迫不及待地打开漆盒。
里面并无金银珠宝,只有一幅卷轴。
他小心翼翼地展开画轴,顿时惊呆了。
画上是一个绝色女子!
云鬓花颜,眉目如画,身着淡雅仕女服,倚窗而立,眼神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愁,栩栩如生,仿佛下一刻就要从画中走出。
尤其那嘴角若有若无的笑意,直看得陈世安心旌摇曳,魂不守舍。
“莫非是前朝哪位大家的遗墨?还是天上仙子滴落凡尘?”
陈世安如获至宝,将画轴挂在书房墙壁上,日日相对,夜夜观摩。
他越看越觉得这画中女子活色生香,那眼神似乎总在含情脉脉地注视着自己。
读书读到深夜,倦怠时抬头一看,便觉精神焕;心中苦闷时,对着画轴倾诉,也仿佛能得到一丝无声的慰藉。
渐渐地,陈世安着了魔。
他茶饭不思,功课荒废,整日里就是对着那画呆,有时甚至会对着画自言自语。
邻居见他形销骨立,眼神涣散,都劝他莫要沉迷邪物,他却充耳不闻。
这天夜里,月华如水。
陈世安在书房独酌,几杯黄汤下肚,醉意朦胧间,他再次痴痴地望着那画中女子,喃喃道:“仙子,仙子,你若真是活人,该有多好!
我陈世安愿倾其所有,只求与你一夕相伴……”
话音未落,忽闻一阵异香扑鼻。
书房内烛火摇曳,光线变得朦胧暧昧。
陈世安揉了揉眼睛,再定睛看时,只见那画轴之上,竟泛起一层柔和的光晕,画中女子的身影似乎……动了一下!
他吓得酒醒了一半,猛地站起身。
却见那画中女子,对他嫣然一笑,随即裙裾摆动,竟如同水波荡漾般,缓缓地、缓缓地从画中飘了出来!
光影流转,香风阵阵。
一个活生生的、与画中一般无二的绝色佳人,已然俏生生地立在了陈世安的面前!
她肤光胜雪,吐气如兰,眼波流转间,媚意横生。
“公子……”
女子朱唇轻启,声音软糯娇媚,“蒙公子日夜思念,感念深情,特来相会。”
陈世安目瞪口呆,以为自己是在梦中。
他掐了掐大腿,剧烈的疼痛告诉他,这一切都是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