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让我们从“换命蛊”
那令人不寒而栗的恶毒中脱离,将视线转向一个更为宏大、关乎一方水土本源与守护的古老故事——第六十五个故事:。
这个故事,远一家一户的福祸恩怨,它关乎的是脚下这片黑土地绵延不绝的生机,以及那维系着山川河流、滋养万物生灵的、如同人体经络般存在的——地脉。
而地脉有灵,其汇聚凝结之处,便被视为“龙魂”
所在。
在咱们屯子往西,牤牛河的上游,有一片人迹罕至的群山,其中主峰形似昂的龙头,被称为“老龙顶”
。
老龙顶下,有一口深不见底的寒潭,名叫“龙涎潭”
,潭水四季冰冷刺骨,却甘冽异常,据说能治百病。
老辈人世代相传,这老龙顶和龙涎潭,便是咱们这一方水土的显化之地,是灵根所在,万不可惊扰。
传说中,这并非具体的神灵,而是这片土地山川意志的凝聚,它无形无质,却又无处不在。
它喜悦,则风调雨顺,草木繁盛,五谷丰登;它震怒,则地动山摇,洪水泛滥,瘟疫横行。
因此,屯子里的老规矩,不仅仅是对狐黄白柳的敬畏,更深层的,是对这的维护。
不乱砍滥伐,是怕伤了地脉的“皮毛”
;不污染水源,是怕污了龙魂的“血脉”
;甚至平日里不许大声喧哗、动土兴工,也要选吉日、看方位,生怕惊扰了地气的运行。
这种敬畏,成了屯子里一种不言而喻的共识,融入了一代代人的生活。
然而,总有不敬畏天地、只贪图眼前利益的人。
那还是前清末年,朝廷腐败,外敌环伺,有洋人勘测队来到了咱们这偏僻之地。
他们带着稀奇古怪的仪器,四处勘探,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老龙顶。
据说他们在山体里现了某种珍稀的矿藏,储量惊人,价值连城。
洋人找到了当时的屯长,许以重金,要征用老龙顶开矿。
屯长是个没见过啥世面、又有些贪财的人,被那白花花的银元和洋人画的大饼晃花了眼,心里虽然有些打鼓,但想着能带领全屯人财,便有些动摇了。
消息传开,屯子里炸开了锅。
以韩太公(那时他还年轻)为的老一辈人坚决反对,他们跪在屯长家门口,老泪纵横:
“不能开啊!
屯长!
那是老龙顶!
是咱们的地脉龙魂啊!
动了龙魂,毁了地脉,咱们这方水土就完了!
别说财,怕是连活路都没了啊!”
“是啊!
祖辈传下来的规矩,不能坏在咱们手里啊!”
可也有不少年轻人,被那“财”
的愿景所吸引,觉得老人们是顽固不化,守着老黄历不放。
双方争执不下。
洋人可不管这些,他们带着设备和雇来的工人,强行上了老龙顶,开始炸山开路。
轰鸣的炸药声,第一次在这片寂静的山林中响起,震得人心慌。
韩太公和一群老人,阻止不了,便只能每天跪在屯子口的山神庙前,焚香祷告,祈求山神土地保佑,祈求龙魂息怒。
但灾难,还是不可避免地降临了。
就在洋人炸开第一处矿洞后不久,原本晴朗的天空骤然变色,乌云如同泼墨般汇聚,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而下!
那雨下得邪性,不是普通的雨水,里面仿佛夹杂着泥沙,浑浊不堪。
牤牛河水位暴涨,浑浊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冲出河道,漫向农田和屋舍。
更可怕的是,老龙顶方向传来了沉闷的、如同巨兽呻吟般的巨响——山体开始滑坡了!
巨大的岩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