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苦了付家这一家子。
天天生活在各种“神迹”
和“暗示”
里,精神高度紧张,生怕哪点做得不对,得罪了哪位。
尤其是付老爷子,愁得饭都吃不下了,两位都是祖宗请来的,哪个也得罪不起啊!
王快嘴更是后悔不迭,知道自己那点小聪明闯了大祸。
最后还是付老爷子硬着头皮,备下双份的厚礼,跪在两位仙家牌位前,又是磕头又是作揖,老泪纵横地告饶:
“胡三太爷!
黄二大爷!
两位老仙家在上!
不肖子孙付xx(他自个儿名字)给您二位赔罪了!
都是家里小辈不懂事,怠慢了仙家!
千错万错,都是俺们凡人的错!
求二位老仙家看在往日情分上,高抬贵手,饶了俺们这一家吧!
从今往后,香火供品,绝无偏私!
若有再犯,天打雷劈!”
他这番哭诉,情真意切。
也不知是两位仙家觉得戏弄凡人也无甚趣味,还是觉得再斗下去有失身份,自那晚之后,付家就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肉包子味没了,幻影笑声也消失了,各种“神迹”
也不再频繁显现。
只是,偶尔在夜深人静时,细心的人似乎还能听到两位仙家龛位方向,传来极其细微的、像是互相不服气的哼声,随即又归于沉寂。
经过这场风波,王快嘴再也不敢对仙家之事有任何轻慢,供奉得比谁都虔诚。
付有才也常常拿这事教育自己的孩子:“看见没?连仙家都好个面子,争个高低!
咱们凡人相处,更得懂得互相尊重,可不敢耍小聪明,看人下菜碟儿!”
这的故事,后来成了屯子里一则带着诙谐色彩的警示寓言。
它告诉人们,即便是被供奉的仙家,也有着类似凡人的情绪和好胜心。
与它们相处,除了虔诚,更需一份不偏不倚的公道心和处事智慧。
同时,它也折射出咱们老百姓一种朴素的生活哲学:家和万事兴,这“家”
,既指活人的家庭,也指与那些看不见的“家庭成员”
之间的和睦。
平衡与尊重,是维系这一切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