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他惊讶地对人说:“奇了!
这宅子的地气,好像在‘转’!
那文先生身上有股‘书卷气’,是静气,也是正气;他侍弄花草,是生机之气;他清扫整理,是秩序之气。
这些气,绵绵密密,不强不冲,反而在慢慢化解那老地气里的‘孤’和‘燥’。
这就好比一块冻土,你用大火烤,它会裂开,你用温水慢慢浸,它反而能软化过来。”
文教授在屯子里待了三年,后来政策变了,他就回城了。
他走的时候,把那老宅收拾得干干净净,院子里的花也托付给了邻居照看。
他走后,那老宅又空了一阵,但“凶宅”
的名声却不知不觉没了。
后来有一户刚结婚不久、性子温和的小两口没地方住,壮着胆子搬了进去。
说来也怪,他们住进去后,日子过得平平安安,顺顺当当,没几年就添了一对双胞胎,家里总是和和气气的。
那老宅,就这么彻底“活”
了过来,又成了屯子里一处寻常的人家。
这的故事,慢慢也就传开了。
它告诉人们,房子不光是砖瓦木头,它也有自己的“脾气”
和“气息”
。
这地气,会受前主人的影响,也会被现主人所改变。
一个家是福地还是凶宅,有时候不光看风水,更要看住在里面的人,带着什么样的“气”
。
心存善念,身行正事,气息平和,再不好的地气,也能被慢慢滋养、转化过来。
这人与宅,是相互的。
你滋养它,它便庇护你。
这或许就是咱们中国人常说的“福人居福地”
最朴素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