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上的老戏班子有个规矩,开锣前必在台下第一排正中间留个空座,说是给“祖师爷”
看的。
那年破四旧,新来的革委会主任偏不信邪,强行占了那个位置。
当晚唱的是《霸王别姬》,锣鼓喧天时,那主任突然浑身抽搐,指着空无一人的戏台尖叫:“别过来!
你别过来!”
众人眼睁睁看着他被一股无形力量拖行数米,脖子上出现清晰的勒痕。
最诡异的是,事后调查时现——
戏班子那晚根本没演《霸王别姬》,唱的是《智取威虎山》。
---
好,咱这第五个故事,把年头往回倒腾倒腾,说到那“破四旧”
风刮得正猛的时候。
咱这镇上,早年有个挺有名的戏班子,叫“德盛班”
,唱的是京戏。
老辈的规矩多,其中顶要紧的一条,就是不管在哪儿搭台唱戏,是给达官贵人唱堂会,还是给十里八乡的老百姓唱野台子,开锣前,必得在台下第一排正中间的位置,规规矩矩放一张太师椅,椅子上铺着红绒布,这位置得空着,谁也不准坐。
班主代代相传,说这位置是留给“祖师爷”
看的。
梨园行拜的祖师爷是唐明皇,但戏班子跑江湖,拜的就不那么一定了,总之是位庇佑他们行当的神明。
祖师爷来看戏,你给他留着最好的座儿,他老人家高兴了,保你锣鼓点不乱,保你嗓子不劈,保你平平安安。
这规矩传了百十年,没人敢坏。
可到了那几年,讲究“打倒一切牛鬼蛇神”
。
新来的革委会王主任,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根正苗红,脾气火爆,最恨这些“旧风俗”
。
他一来就盯上了德盛班,说他们是“封建余毒”
,要不是镇上实在没啥娱乐活动,早把他们当典型给批斗散了。
这天,德盛班被要求唱戏“慰劳群众”
。
开锣前,王主任背着手,腆着肚子踱步到戏台前,一眼就瞧见了第一排正中间那张空着的太师椅,红绒布在灯光下格外扎眼。
他脸色一沉,指着那椅子就问旁边的班主:“这是给谁留的?啊?是不是还给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玩意儿留的?这是典型的封建迷信!
今天,我就要坐这个位置,我倒要看看,能有什么牛鬼蛇神敢来找我!”
班主是个头花白的老头,吓得脸都白了,弓着腰连连作揖:“王主任,使不得,万万使不得啊!
这是老祖宗传下的规矩,坏了规矩,要……要出事的!”
“出事?出什么事!”
王主任眼睛一瞪,“我看就是你们心里有鬼!
今天这位置,我坐定了!”
说罢,他一把推开班主,大马金刀地就在那太师椅上坐了下来,还得意地翘起了二郎腿。
班主和戏班子的人面面相觑,脸如死灰,可谁也不敢再劝。
锣鼓家伙一响,戏,就这么开台了。
说来也怪,那晚王主任坐下后,戏台上下的气氛就透着股别扭。
按革委会要求,唱的是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
可那锣鼓点儿敲得,总让人觉得心慌意乱,演员的唱腔也干巴巴的,提不起劲。
戏唱到半截,正是杨子荣打虎上山那段,锣鼓敲得震天响。
就在这时,坐在太师椅上的王主任,猛地打了个激灵,整个人像过了电似的剧烈地抽搐起来!
他脸上的得意劲儿早就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恐惧,眼珠子瞪得快要凸出来,死死盯着空无一人的戏台,手指颤抖地指着前方,出不成调的尖叫:
“别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