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区,中央指挥塔。
铁星指挥官如同一尊被遗忘在时光角落的战争纪念碑,凝固在冰冷的指挥席上。独眼空洞地倒映着面前屏幕上那片永恒死寂的数据荒漠——能源流是平的,生命信号是平的,连时间的流逝都仿佛被冻结在这口名为“绝对静滞”的宇宙棺材里。孤独是噬骨的寒风,等待是永无止境的凌迟。
然而,在他这具看似锈蚀的躯壳之下,意识的熔岩正在地狱深处沸腾。不久前,他成功利用守夜人意志聚焦时产生的、那微弱到近乎幻觉的“规则涟漪”,与远在“摇篮”深处的“归乡”号建立了短暂的双向“共鸣”。那一刻接收到的、来自暗影副官的破碎信息碎片——“井畔低语”、“守望者试炼”、“钥匙契合”、“火种已燃”——如同烧红的烙铁,深深烙印在他的灵魂上。
希望的火种,在坟墓之外被点燃了。但这火种,也需要氧气才能燎原。
“归乡”号需要支援,需要情报,更需要第七区这最后的人类火种从内部打破这该死的“静滞”!而能够尝试打破僵局的人,只有他,铁星。他是这座坟墓里唯一还能思考、还能挣扎的“活尸”。
但守夜人不是傻子。上一次的“共鸣”虽然侥幸成功,但那头沉睡的巨龙显然已经察觉到了巢穴边缘那不和谐的“杂音”。铁星能清晰地“感觉”到,之后几次守夜人意志扫过指挥塔时,那份冰冷的“审视感”变得更加锐利、更加持久,仿佛无形的探针,一遍又一遍地扫描着这片区域的每一寸空间、每一丝能量波动。祂在排查,在寻找那个胆敢拨动琴弦的“虫子”。
继续待在指挥塔,被动等待下一次“注视”,风险太高了。守夜人对这里的“关注度”已经提升。他必须主动出击,将“刺激”源转移到守夜人意志“巡逻”网络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利用那可能存在的“反应延迟”,玩一场更危险的捉迷藏。
他的目光,投向了指挥塔主屏幕旁边,那幅巨大的第七区结构全息图。他的手指在冰冷的合金扶手上无声地敲击着,脑海中飞速运转,比对着一份份由“暗影”卫队早年秘密绘制的、关于第七区能量网络节点与物理结构脆弱点的绝密档案。这些档案在“静滞纪元”前就被列为最高机密,如今更是成了他手中唯一的、可能撬动命运的杠杆。
“b-7 仓储区,毗邻旧时代废弃的跃迁引擎测试井,空间结构因历史性能量过载实验存在隐性褶皱,能量背景噪音天然偏高,且非核心功能区,守夜人常规扫描频率……预估低于核心区 30%。”铁星的独眼锁定在全息图上一个不起眼的边缘区域。这里,或许就是最佳的“投石问路”之地。
他缓缓站起身,合金骨骼发出细微的摩擦声,在这死寂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刺耳。他走到武器架前,取下一柄经过特殊改装、可发射多种规则干扰弹药的紧凑型脉冲步枪,仔细检查能量匣。接着,他从一个隐藏的暗格中,取出三枚纽扣大小、表面流淌着暗哑光泽的金属圆片——这是 GcRA 时代遗留的、“墓碑”式微型空间谐振信标。它们无法传递复杂信息,但其激活时产生的、独特的超低频空间谐波,如同在平静湖面投入一颗特定形状的石子,能产生一种只有特定接收器才能识别的“涟漪模式”。这是他计划中,向“归乡”号发送简单信号(比如“准备接应”或“危险勿近”)的关键。
准备就绪。他最后看了一眼屏幕上那些被冻结的、曾经鲜活的面孔,然后转身,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指挥塔的紧急疏散通道。厚重的合金闸门无声滑开,门外,是第七区内部冰冷、空旷、如同巨型墓穴通道般的走廊。灯光恒定在惨白的亮度,照在金属墙壁和地面上,反射出冰冷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设备休眠的淡淡臭氧味和一种……万物停滞的腐朽气息。
他像一道幽灵,在空旷的通道中无声穿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