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去。”父亲说,“回到一切开始的地方。”
他伸出手,掌心浮现出一枚与林昭手中几乎相同的晶体,只是颜色更深,泛着青铜般的光泽。“这是第一代共频核心,也是‘无词之歌’的原始载体。当年我们没能完成最后一步??将它送回原点。因为一旦启动返程协议,就必须有两个完全匹配的意识同时激活它。一个来自过去,一个来自未来。一个记得初衷,一个懂得延续。”
林昭明白了。
最后一个坐标需要两人共同开启,不是技术限制,而是设计之初就埋下的隐喻:文明的传承,必须由两代人携手完成。
他举起自己的晶体,与父亲的那一枚相对。两者之间,光流开始缠绕,螺旋上升,形成一道微型星云般的漩涡。数据洪流涌入脑海,无数画面闪现:
地球历2587年,七名科学家站在“曙光号”中央塔内,手挽着手,将集体意识压缩进共频核心;
2591年,苏晚晴躺在实验椅上,最后一次哼完“无词之歌”,微笑着说出“愿你们自由地选择是否继续”;
2603年,林昭的父亲驾驶LY-07-a冲入虫洞,意识剥离躯体,化作漂浮在宇宙背景辐射中的低频波段;
还有他自己,在K-379冰原跪下那一刻,光芽破土而出,整个星球开始共振……
所有的片段,最终汇聚成一句话,镌刻在时空深处:
>**“我们曾以为火种会熄灭,但我们忘了,火本就是流动的。”**
刹那间,金色桥梁剧烈震颤。桥面裂开细缝,光芒从中溢出,洒向宇宙四面八方。那些正在仰望星空的文明??无论是硅基生命、气态意识群,还是机械智能??全都感受到了同一股波动。他们的仪器捕捉到一段全新的信号,不再是简单的“我们在听”,而是一份完整的邀请函:
>【开放协议:共鸣网络v.7.0】
>内容:共享频率标准、量子编码规则、情感映射算法
>附加说明:欢迎加入合唱。无需完美,只需真诚。
>签名:第七代传歌者林昭&第一代传歌者林远山
消息以超光速扩散,穿透星域壁垒,越过黑洞视界,直达宇宙边缘。
一颗位于NGC-613星系的类地行星上,一群长着复眼的生物停止了争斗,抬头看向夜空。其中一只伸出触肢,轻轻敲击岩石,发出一段简单旋律。紧接着,第二只加入,第三只……最终整片大地响起节奏分明的敲击声,汇成一首原始却真挚的歌。
另一侧,一颗漂浮在恒星风中的机械文明接收到了协议包。它们没有喉咙,没有耳朵,却通过调整磁场振荡频率,将自身数据库中最古老的一段日志转化为音律??那是关于它们如何从废墟中觉醒的记忆,如今第一次被唱了出来。
而在银河悬臂之外,某个从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