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下旬的荆楚,已有几分秋意。组织部大楼前的梧桐树,叶片边缘开始泛黄。
宋江站在办公室窗前,手中拿着一份谈话记录汇总,目光沉静。
过去一个月,他陆续与组织部内三十余名干部进行了单独谈话,从处室负责人到普通科员,从即将退休的老同志到刚入职的年轻人。每一次谈话,都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也是一次改革的摸底。
\"建波,通知各位副部长,下午三点召开部务会。\"宋江转身对王建波说道,\"是时候确定组织部的改革框架了。\"
王建波注意到,部长的眼神中多了一份笃定,少了一个月前的凝重。
下午的部务会,气氛明显不同于上次。四位副部长准时到场,每个人的表情都显得格外严肃。他们知道,今天的会议将决定组织部未来的格局。
\"过去一个月,我与部里不少同志谈了心。\"宋江开门见山,\"总体感受是,大多数同志是理解和支持改革的,但也存在一些顾虑。\"
他翻开笔记本:\"年轻干部担心改革会让他们失去发展空间;中年干部担心位置不保;老同志则担心晚节不保。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心理。\"
王晖轻轻点头:\"部长说得对。我分管的几个处室,也有类似情况。\"
\"所以,我们的改革方案必须兼顾各方关切。\"宋江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既要坚决贯彻中央精神,也要体现组织温度。\"
他示意王建波分发改革方案草案:\"这是根据调研情况和同志们意见修改后的方案,请大家认真审阅。\"
会议室里响起纸张翻动的声音。新方案在原有基础上做了微调,十个处室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职能划分更加清晰。
顾上河首先发言:\"这个方案比上次更加完善。特别是将干部教育处和人才思想处合并为干部教育处,既符合精简要求,又能实现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的统筹。\"
陶岭邱补充道:\"干部监督处和巡视工作处的合并也很合理,可以形成监督合力。\"
余小峰指着方案中的备注:\"干部安置的具体措施写得很详细,这会让同志们安心。\"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王晖身上。
王晖推了推眼镜,缓缓开口:\"方案本身没有问题。但我担心的是实施过程中的阻力。特别是那几个要被撤销的处室,他们的负责人恐怕不会轻易接受。\"
\"这个问题我已经考虑过了。\"宋江平静地说,\"机构改革从组织部开始,全省的目光都看着我们组织部,我们必须拿出坚定的决心以及合理的安排,组织部一直是搞组织工作,自己人员内部消化,也许现在的处室会略显臃肿,但随着老同志的退休以及一些干部的调离、提拔,人员也会越来越少,慢慢就会打开局面,现在只是一时的阵痛,换来以后的大好局面。\"
王晖略显惊讶:\"还是部长大局意识强,我同意部长的意见,改革是中央的大局,是为了更好优化工作程序,也为了更好的发展,我一定配合好工作,为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改革不是要把干部一棍子打死,而是要人尽其才。\"宋江语气坚定,\"对于主动让贤的老同志,我们要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待遇;对于有潜力的年轻干部,我们要大胆使用;对于需要交流的干部,我们要妥善安排。\"
宋江停顿了一下又说道:\"组织部门是干部之家,这个家要有温度。改革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但完成任务的方式可以有人情味。\"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每个人都在品味这番话的深意。
\"我同意这个方案。\"王晖终于表态,\"不过,我建议在实施前再找相关同志谈一次话,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