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大楼里,这几日的氛围明显不同往常。走廊上交头接耳的人多了,办公室门关着开会的情况也频繁了。
王建波站在楼道尽头,看着几个处长聚在茶水间低声交谈,眉头紧锁。
\"部长,情况您也看到了。\"王建波站在宋江办公桌前,语气忧虑,\"现在到处都在传,说至少要裁掉三分之一的干部。有几个处长已经在私下联系其他单位,想找退路了。\"
宋江正在批阅文件,头也不抬:\"让他们传。\"
\"可是......\"王建波欲言又止,\"这样下去,恐怕会影响工作啊。昨天干部监督处报上来的材料,明显能看出是应付了事。\"
宋江终于放下笔,靠在椅背上:\"建波,你说说,为什么这次改革会引起这么大的恐慌?\"
王建波思索片刻:\"说到底,还是利益问题。处室压缩,编制缩减,意味着很多人要失去现有的位置。特别是那些处长们,辛辛苦苦干到正处,现在可能要重新当副处长,甚至变成普通干部,谁能接受?\"
\"还有呢?\"宋江继续问。
\"还有就是出路问题。如果只是组织部内部改革,大不了调到其他部门。可现在全省都要改革,哪里还有位置?这就叫内部消化,可内部哪有那么多位置可以消化?\"
宋江点点头,站起身走到窗前:\"你说得对。但是建波,你注意到一个现象没有?阳城那边,为什么就没有出现我们这样的情况?\"
王建波愣了一下:\"这......阳城是试点,可能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充分?\"
\"不止如此,阳城的具体工作还没有开始,这边定调子后,我就准备前往阳城亲自指导!\"宋江转身,目光深邃,\"高成飞和马飞武在消息公布前就做了三件事:第一,开了动员会,把改革的意义说透了;第二,冻结人事,杜绝了投机空间;第三,明确由我亲自坐镇,给了大家信心。\"
\"您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恐慌源于不确定性。\"宋江走回办公桌前,\"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急着去灭火,而是让子弹飞一会儿。让大家把情绪发泄出来,把顾虑暴露出来,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就在组织部内部人心惶惶的同时,阳城市政府大楼里却是一派平静景象。
\"张局,听说省里要机构改革了?\"农业局办公室主任小声问局长张建军。
张建军不慌不忙地喝着茶:\"改革就改革嘛,该干嘛干嘛。\"
\"可是......听说局里要和其他几个局合并?\"
\"合并就合并,\"张建军放下茶杯,\"高书记在动员会上说得很清楚,改革不是要砸大家的饭碗,而是要优化职能。再说了,这次改革是宋部长亲自抓,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在另一间办公室,文化局局长张学文正在主持召开例行工作会议。
会间休息时,副局长凑过来:\"张局,听说省委组织部那边都乱成一锅粥了,咱们这儿倒是风平浪静。\"
张学文笑了笑:\"这就是提前做工作的好处。上面把改革的意义、步骤、保障措施都说清楚了,大家心里有底,自然就不会慌。\"
她顿了顿,压低声音:\"再说了,宋部长的为人大家都清楚,他从来不会让认真干活的人吃亏。\"
这时,办公室主任推门进来:\"张局,市委办通知,下午三点召开机构改革征求意见座谈会,要求各局一把手参加。\"
\"知道了。\"张学文点点头,转向与会人员,\"看,这就是阳城的做法——充分听取意见,稳步推进改革。\"
省委组织部小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