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读者老爷可能意识到了,这是在弥补。
没错,因为主世界里李惠安的原因,被读者老爷喷了。
说实话我写的也很难受,就在另一个时空里给一个圆满吧。
大家当作是不同的故事就好了。
建筑修缮的同时,家具、字画什么的也都是买的古董,这个时期为了创汇,文物会在专门的商场公开售卖的,在主世界大量的珍宝因此流失,让班行远祖孙痛心疾。
老爷子和他的那帮同事眼界多高啊,把很多珍品留在了国内。
修缮后焕然一新的院子自然不能和之前一样放着没人管了。
老爷子的亲人原打算雇几个人打扫,顺带照顾爷俩的生活。
这种事情怎么能轮到别人做主,老爷子找来了班行远父亲的几位战友,一方面是信得过,另一方面他们都是疲困地区的,退伍后生活挺差的,老爷子给开了很高的工资,算是帮衬一把,不是自己的钱花着不心疼。
班行远的几位叔叔对老爷子极为尊重,可不是看在钱的份上,这可是从那个地方杀出来的,是他们崇拜的英雄。
对班行远更是视若子侄,亲的不行。
一次几个人对老爷子说了句:“行远这孩子哪儿都好,就是整天看书学习,身子骨看起来有点弱。”
随着老爷子一句你们看着办,班行远的苦逼日子开始了,每天都要起早跟着几位叔叔伯伯打熬身子骨。
最开始班行远还是非常抵触的,把时间用在学习上不好吗?多浪费时间啊!
而且真的很累啊。
不过为了不让爷爷失望,懂事的小行远咬牙坚持了下来。
慢慢的成了习惯也喜欢上了锻炼。
那些叔叔伯伯都是很厉害的,别管有用没用一股脑地交给了这个侄子。
等班行远长大一些懂事的时候慢慢地猜到了父母或许已经不在了,老爷子觉得是时候了就告诉了他事情。
这孩子多少有些难受,这种事情不管对谁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
好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并不缺乏爱,而对父母也没什么记忆,也就是心情低落了一段时间就调整过来了。
不过他也下了决心,这辈子绝对不能给父母丢人。
老爷子的亲人看好祖国的展,趁着深圳开在那里建厂。
听取了老爷子的建议两条腿走路。
一方面从服装、来料加工等劳动力密集的行业开始。
用人多好啊,可以让很多人的收入增加起来。
另一方面则是生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零部件产品之类的,这些产品对东大来说有一定的技术水平,但是跳一跳还是能够得到的,不过放在国际上算不上多先进。
老爷子的话是要带动国内技术的展,用当时班行远听不懂的话就是要展全产业链,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国内的每个厂子都给老爷子一份不小的股份。
老爷子原本是不要的,他的姐姐劝他说:“本来就是你该得的,你才是我们家的功臣。
我知道你不稀罕这个,但是不为你自己考虑总要替小行远想想吧。
虽然小行远以后一定是一个很有出息的人,但是手里有钱不管做什么都会方便很多。”
无奈只能接受。
作为知名学者,老爷子时常外出参加学术活动。
虽然家里有人照顾小行远,但老爷子都会把班行远送到他外婆家里,这也是一种慰籍。
后来班行远懂事后每次节假日都会去陪外公外婆。
每次回外婆家都会被李惠安的妈妈叫到家里吃饭
李惠安的妈妈和班行远的妈妈情同姐妹,班行远还是婴儿的时候就没少照顾,特别是这个妹妹出事后更是把班行远视若己出。
因此很小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