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凌霄剑鞘轻敲灵针尾端,三短一长,节奏沉稳,与上一次敲击间隔恰好半息又一瞬。
沈清璃指尖微动,神识如丝,顺着节律铺展而出,将寒气自玉片中缓缓引出,经由三枚灵针分流,导入二人灵台。
能量初入经络,如春溪入谷,温润而不滞。
沈清璃丹田内寒息自旋动,流转度较前明显加快,竟在三息内完成一周循环。
她眸光微凝,寒霜之气自鼻端溢出,凝成细碎冰晶,随即消散。
叶凌霄剑意沉于识海,以往需凝神三息方能聚锋,此刻心念一动,剑意已如刀锋出鞘,锐不可当。
他未睁眼,只低声吐出一字:“稳。”
沈清璃依五步闭环之序,节律锚定,结构校准,顺序迁移,分段导入,反馈调整,步步推进。
寒气在经络中流转自如,无需强行牵引,如同有灵性般自行顺应灵脉走向。
她察觉丹田深处一股清寒之力悄然沉淀,非外力强加,而是与自身气息融为一体。
她睁眼,目光清亮:“它在吸纳,也在反馈。”
叶凌霄缓缓收力,灵台无震,剑意不散。
他睁开眼,看向沈清璃:“不是炼化,是共鸣。”
沈清璃点头,将玉片取下,重新置于三角中心。
她取出幽蓝鳞片与霜纹晶核,按上一章所定布局嵌入左右灵针基座,晶核后置。
她闭目,以神识独立引导节律,三短一长,每息一次半,节奏稳定。
寒气导入,鳞片边缘幽光流转,晶核霜纹缓缓旋转,两者间形成循环回路。
玉片裂痕处蓝光稳定渗出,温度持续下降,神识无刺痛。
“可行。”
她睁眼,“但节律必须精确。”
叶凌霄接过引导之责,尝试简化流程,省去“结构校准”
一步,直接启动分段导入。
玉片蓝光忽明忽暗,共鸣中断,寒气回冲,他眉心一跳,立即切断连接。
他皱眉:“不可跳步。”
沈清璃伸手,将左侧灵针微微抬高三厘,重新校准结构。
叶凌霄再试,五步闭环完整运行,能量流转顺畅,玉片蓝光复明。
他察觉灵台有细微波动自动修正能量流向,仿佛系统已记录他的节奏偏好。
他低声道:“它记住了我们。”
沈清璃取出一枚普通寒晶,置于石面。
她以旧法注入寒息,需七息方凝,晶面结霜不均。
她稍作调息,再以新法尝试,三息内寒息贯入,晶面瞬间结霜,均匀如镜。
她指尖轻触,霜层不化,寒气内敛,品质远以往。
叶凌霄起身,拔剑出鞘。
剑未动灵力,仅以意引锋,剑尖轻划石面,无声无痕。
他回鞘,静立片刻。
石面自中心缓缓裂开一线,细如丝,笔直延伸,直至边缘。
剑意所至,非力破,而是意到隙开,已达无形之境。
沈清璃看着那道裂痕,轻声道:“不是错觉。”
叶凌霄望着手中剑,剑身映出他眼中微光。
他低笑:“我们……真的变强了。”
风过林梢,玉片余光微闪,如共庆此辰。
沈清璃取出玉简,开始记录新法成效:寒息流转度提升三成,凝结效率提高近倍,神识控制精度显着增强。
叶凌霄则复刻五步闭环于另一玉简,标注各环节容差范围——节律误差不得过半息,结构高差不可逾三厘,顺序迁移须严格依序。
“此法可复制。”
沈清璃道,“但需严守规程。”
叶凌霄点头:“稍有偏差,便失共鸣。”
沈清璃将玉简收起,取出另一枚空白简,开始绘制双人协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