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山腰处,一座古朴的凉亭出现在眼前。两人便在亭中坐下歇息。凭栏远眺,辽阳城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隐现,近处的山林则层林尽染,如诗如画。顾倾城拿出随身携带的画板和画笔,开始勾勒眼前的美景,陈晓阳则在一旁静静看着,偶尔指点一二,或是分享几句关于龙鼎山历史传说的趣闻。阳光透过亭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
休息片刻,他们继续向山顶进发。虽然山路渐陡,两人却丝毫没有觉得疲惫,反而被这山间的美景和清新的空气鼓舞着。终于,抵达山顶的观景台时,一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油然而生。极目远眺,群山连绵起伏,层峦叠嶂,林海松涛,尽收眼底。秋日的天空格外高远湛蓝,几朵白云悠闲地飘着,仿佛触手可及。
“倾城,你看那边,真美!”陈晓阳指着远方一片火红的枫林,兴奋地说道。
顾倾城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那片枫林在阳光的映照下,红得似火,艳若云霞,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她笑着点头:“是啊,每次来龙鼎山,都有不一样的发现和感受。这里真是我们辽阳的一块宝地。”
两人在山顶静静地站了许久,任凭山风吹拂着脸颊,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惬意。他们聊着天,说着笑,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也畅谈着对未来的憧憬。龙鼎山的秋日,不仅给了他们视觉上的享受,更给了他们心灵上的慰藉与放松。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了整个山林,为龙鼎山披上了一层温暖的轻纱。顾倾城和陈晓阳才恋恋不舍地开始下山。虽然身体有些疲惫,但心中却充满了喜悦与满足。他们约定,待到下一个季节,还要再来龙鼎山,感受它不同时节的独特魅力。
这次龙鼎山之行,不仅让他们欣赏到了秋日的美景,更增进了彼此的友谊。龙鼎山,这座承载着辽阳城记忆与风情的宝山,又一次给他们留下了难忘而美好的回忆。
初秋的清晨,薄雾尚未散尽,顾倾城和陈晓阳并肩站在龙鼎山的山脚下,望着远处层叠的苍翠山峦。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在青石铺就的山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草木与泥土的清新气息。“上次来还是春天,没想到秋天的龙鼎山另有一番景致。”陈晓阳深吸一口气,笑着转头看向顾倾城,她正弯腰轻拂石阶上的一片银杏叶,指尖沾了点露水。
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两侧的树木渐渐染上深浅不一的秋色,枫叶初红,松针依旧苍翠,偶尔有几声清脆的鸟鸣从林间传来。顾倾城放慢脚步,指着远处一块形似卧虎的巨石:“你看那块‘虎踞石’,记得小时候爷爷说,这是龙鼎山的‘镇山之宝’呢。”陈晓阳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巨石果然气势雄浑,仿佛正蓄势待发,与背后连绵的山脉相映成趣。
行至山腰的观景台,视野豁然开朗。辽阳市区的轮廓在远处若隐若现,太子河如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流淌,山脚下的田野里,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站在这里看,才真正明白‘龙鼎’之名的由来,”陈晓阳感慨道,“群山环抱,确实像一方天然的宝鼎。”顾倾城点点头,从背包里取出水壶递给她:“歇会儿吧,前面还有‘一线天’和‘迎客松’,听说那里的日出特别美,下次咱们可以早点来。”
两人坐在观景台的长椅上,聊着近况,也聊着这座山的故事。顾倾城说,龙鼎山不仅有自然景观,还有始建于唐代的龙鼎寺遗址,虽然如今只剩残碑,但依稀能想见当年的香火鼎盛。陈晓阳则对山间的奇石更感兴趣,一路走一路拍下那些形态各异的岩石,说要回去整理成“龙鼎山奇石图鉴”。
下山时,夕阳已经西斜,将天空染成温暖的橘红色。山脚下的农家乐飘来饭菜的香气,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地朝着那缕烟火气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