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这诗本是唐时岑参所作,诗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目下的京都正是三月未尽四月来,本应是风和日丽的初春,然而天气却是异常,忽暖还寒竟而由明媚的春日忽然变作了冬日,天空中竟丝丝下起了雪来,初时还小,不过正午便变大,虽是不及边荒漠北大如席,然则已是不小。整个京都全都笼罩在大雪飘扬之中,人人都是惊喜非常,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瑞雪!
可是有一个人却高兴不起来,而且忧愁从生——他便是袁承天,不知为何他总在不经意间想起了清心,那个总是挥之不去的梦魇,也是尽其一生都是辗转忧患中,不知何时可得自由,白云江天任自由!
可是他不能完全置身事外,还有袁门名册还在大师兄傅传书手中,一日不取回便是心腹大患,一时徬徨无着,仿佛游离理想与梦想之外,不知何处桃花源!
他看着袁氏宗祠被毁一旦,一时也欲哭无泪,想要仰天长啸一抒胸中万千块磊,可是又不可以,那样反而会引来清兵多惹麻烦,所以他只有隐忍,将这无尽的痛楚埋葬心里最深处,只不发售!他不明白大师兄傅传书为何要苦苦相迫,以至同门相残,这诚然不是师父想要看到样子,可是又有无法,也许冥冥之中万事皆定,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大雪之中巡兵自然少,虽然一日三巡是巡兵职责所在,然而世上之事皆有例外,所以偷懒取巧也就习以为常不足为怪了。袁承天冒雪在这袁氏宗祠废墟之上,顶着凛冽的寒风只为多为袁督师在天英灵祈祷:原我世人莫在流离苦楚中,人人都在桃源中,不为坚苦所困,不为罪恶所惑;但为正义担当,愿我世人都在承平世界中!
他在残破不堪的宗祠正堂跪拜,见那中堂墙上斜斜地挂着袁督师的画像,在经年累月之中已然显得斑驳,发黄的纸色中依旧显示着冲天之志,面目如生,犹如左下角一行小字更是苍迥有力,似乎大有字透纸背之势,仔细看去却是他当年在菜市口问刑所作的那首绝命诗: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袁承天看见风雪飘摇之中的袁督师的画像,不禁悲从中来,心想为何上天总是不佑护好人,偏偏让恶人高官在做,骏马得享,一生荣华富贵,最后落个寿归正寝,反看忠义之士反而落的个尸骨无存,不知这冥冥之中的神灵你究竟保佑的好人抑或是恶人?
他情到痛楚,不自禁道:“一手推开生死门,双脚踏破尘世路!生平行止难定论,苍茫大地任沉浮!”忽然背后有人踏雪吱吱而来,更有苍哑的声音传来。而听那脚步之声似远而近,而且是急促。袁承天心下不由一惊,忙跃身上了斜斜的屋梁,身子刚刚隐藏便听到有两个人气喘咻咻奔来,只是大雪飞扬之中看不清这两个人的面目,只是依稀觉得似曾相见。
后面又传来众人脚步之声,杂踏无张透着气势逼人,可见是追杀这二人。袁承天透过梁缝正可见这的鞋也烂了都露出脚趾,显得及时狼狈不堪。这二人进了这破旧祠堂,当见到墙上悬挂着袁督师的遗像也是肃然起敬,恭恭敬敬拜了下去,口称丐帮弟子一时莽撞冒渎多请袁督师原宥则个;其实他们也用不着这样,因为袁督师也未必有知,可是足见其忠义广为世人所传颂,百年之下威名犹在,世人并未忘却他的碧血丹心,忠义千秋!
便在此时忽喇喇闯进一干清兵,而赫然为首者竟是傅传书。这一下突变实在让屋梁之上的袁承天出乎意料,不意傅传书竟要对丐帮弟子下死手?可是想想如有所因,不会无缘无故对丐帮弟子出手,因为丐帮可是江湖第一大帮,而且已归顺朝廷,虽然丐帮秦于卫并未有实际官职,然而亦是朝廷极为拢络对象,而且帮中还有四大长老,尤其执法长老陈元龙、传功长老戴复古、护法长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