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甫没有反驳。
这也是他最终选择拉拢李源的原因,虽然此人並不是彻底投靠自己,但此人看待事物的眼光的確精准,奈何因为大同的事,此人对自己意见颇大。
认为自己太过偏袒王信,张吉甫没有过多解释。
想起恩师的话。
当你一件一件解决外部矛盾的时候,猛然间回头,才会发现內部的矛盾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张吉甫不再迟疑。
不能再拖了。
“明天。”
张吉甫脸色凝重,逐渐变得坚定。
不再指望恩师,也不再奢求两全其美,比起名声受损,总比满盘皆输要强。
“才两天。”程之信迟疑道:“要不要再等等。”
等什么。
程之信也不清楚。
等周翁醒过来,等宫里的消息,又或者等別的好消息.程之信下意识的避开心里不愿意面对的问题。
“不能再拖。”李源摇头否定,惋惜道:“早就应该动手。”
平白耽误了两天。
两天啊。
李源心里实在是忐忑,忍不住抱怨:“此事如何敢耽误,越快尘埃落定越好,迟则生变啊。”
张吉甫頷首。
隨即派人去请刘齐。
李源离开內阁,与程之信告別后,看著程之信轻鬆离去的背影,心里不禁有些羡慕。
脑瓜子单纯的人挺幸福的。
不用操心,全凭运气,傻人有傻福。
“唉!”
李源嘆了口气,刚准备坐回轿子,突然有人悄然靠了上来。
“你是”
李源平静的问道。
那人悄无声息的掏出一块牌子。
李源看后大惊。
半晌,李源点了点头,跟著那人走了。
此时。
通州。
自从京营扑灭山东民乱凯旋归来后,张吉甫除了提拔他的铁桿亲信刘齐,竖立在京营的威望外,並没有人们意想之中的大动干戈,反而大力拉拢。
许多人鬆了一口气,没有过多抵抗,大多数乖乖投靠了张吉甫。
换了一批人,拉拢了一批人,提拔了一批人。
三下五除二。
京营自此彻底落入张吉甫手里。
十几万大军啊。
朱胜功不敢懈怠,整日忙於公务,希望自己能早点被提拔上来。否则时间拖得越久,他心里越没底,万一哪天张吉甫调来一个东军提督,自己除了乖乖接受还能怎么办
“少爷。”
家里突然来了人,“你怎么来了”
“老爷派小的来,请少爷回去家里。”
“瞎说。”
朱胜功不信,现在京城局势复杂,太上皇已经许久没有露面,早就议论纷纷,以前不是没有过,只要太上皇久不露面就有这种传闻。
但是这回太上皇未露面的时间的確有些长,而且议论也实在是凶。
不怕万一就怕一万。
所以朱胜功很久没有回家,亲自坐镇东军。
“小的不敢。”僕人跪下磕头。
朱胜功皱眉。
家里的下人的確不敢欺瞒自己,不敢违背父亲,朱胜功还是选择了回去,骑马赶回京城。
通州河西的集市依然火爆。
人来人往。
早就超过了通州城內的繁华,因为没有城墙,倒是方便了做生意,甚至半夜的时候,河畔停靠的船依然灯火通明,富丽堂皇。
名声远扬,连京城的贵人都来此地寻欢作乐。
朱胜功过了这个年纪,早已不再胡闹,注重起自己的名声,虽然多次听到此地,但是一次也未踏足过。
一路直奔家里。
“
